美文网首页简美食美食饮食文化
冬至,在北方的南方人,是应该吃饺子还是汤圆

冬至,在北方的南方人,是应该吃饺子还是汤圆

作者: 6fe0a3875290 | 来源:发表于2018-12-22 23:04 被阅读54次

    今天6时23分,迎来”冬至”节气,我们迎来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冰益壮、地始坼,自此进入隆冬时节。

    冬至,俗称“冬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过了冬至,白天会变长,黑夜会变短。这一天,各地还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北方人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南方人说“冬至是妈妈口中吃了汤圆又长一岁的甜蜜”。

    作为一个在北方的南方人,冬至,到底是应该吃饺子还是汤圆,这是个亘古的话题。

    涂小小(媳妇)说:“想吃啥吃啥,该吃啥吃啥,哪有那么多讲究。”

    “那可不行,作为基本的职业病,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所有问题必须分析差异原因,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第24课 《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上海教委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而“外婆”属于方言。

    都是妈妈的妈妈,“外婆”成了方言。这让南方喊“外婆”的网友集体炸了!

    微博上有人脑补画面,打成一片,小时候唱的《外婆的澎湖湾》,以后也要改唱《姥姥的澎湖湾》;妈妈给宝宝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狼姥姥的故事》;去餐饮品牌”外婆家”吃饭,也要说成去”姥姥家”了; 周杰伦的那首《外婆》,也要改叫《姥姥》。

    基于对职业病的基本尊重,必须了解冬至来临,“北方品饺子 、南方吃汤圆”的说法。

    冬至北方吃什么:冬至北方习俗【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南方吃什么:冬至南方习俗【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了解到原因后,和涂小小一致决定:今天吃汤圆,代表“团团圆圆”,也算是北漂寄托乡思;明天吃饺子,入乡随俗,毕竟,这零下十度的天气,“冻耳朵”也是一件正常且麻烦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在北方的南方人,是应该吃饺子还是汤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ci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