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听凌老师讲心理学的发展。最后老师给大家提了两个建议:
第一,如果下次你出现向内攻击性(自我怀疑)的时候,及时停止。
第二,写情绪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
什么是向内的攻击性?
老师讲到心理动力学中的心理动力的四个纬度,其中一个就是“攻击性(也可以理解为竞争性)”。比如说小孩子遇到不爽的人直接出拳头打出去。有一定的向外攻击性其实能让自己心理处于比较健康状态。但是过度的攻击性就会对外部造成危害。比如打架斗殴,杀人放火,以及更大的战争等。
更重要的是,如果攻击向内(对自己),就会特别容易让自己心理出问题。比如产生自我怀疑、自责、内疚等,严重的自残、自杀等。
如果攻击性向外太强,需要将其象征化。比如奥运会上的竞赛角逐。
那如果我们攻击性向内,伤到自己的时候,我们怎么做呢?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止攻击。
我对向内攻击这一点感触特别深。因为我从小到大遇到事情时几乎都是向内攻击。曾经无数次我一度自我怀疑,无数次我陷入深深自责……
小时候在家里我会因为自己犯了错感到害怕和自责,因而会去努力地把事情做到最好,一旦觉得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就会选择逃避。等到工作后也是这样。我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力求做到最好,但是一旦我发现很多工作不是我努力做就能把它做好,当我发现很吃力的时候,我也开始逃避。因为我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自己不能胜任工作。
这样一路走来,我的人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活在自我怀疑里。
直到我开始阅读各类书籍,特别是当我阅读过一些心理学类书籍后,我的内心开始慢慢接纳自己,拥抱自己。
一开始我是去各类书籍里找我这样性格的原因,最终我发现我的性格形成几乎都是从小的家庭环境影响。我记得那段时间,我虽然找到了因,但是我的内心比之前迷茫的时候更加难受。因为过去的一切我都无法改变,我不能改变我的出生,也不能改变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我只能对这一切认命。因此那种对无法主宰自己人生的无力感让我差一点想要走极端。
幸运的是我没有停止探寻,我继续阅读不同的书籍,还学习逻辑,最终一步一步从阴霾里走了出来,加上家人的陪伴和支持,让我对生活重新有了充满了信心。
关于写情绪日记。
我在读书探寻自己的内心过程中也有过几次记录。确实每一次的记录都是对自己情绪行为的反思。而且在记录的过程中,整个人也会冷静下来,因为注意力被转移到了思考原委和解决问题上,自然就不再纠结于当时的情绪里。
因为自己刚好有过以上经历,所以特别能够理解老师讲到的内容。记住老师的建议:
第一,如果下次你出现向内攻击性(自我怀疑)的时候,及时停止。
第二,写情绪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