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家晚上好,我是从我开始,今晚我们来读第4章——体会和表达感受里的区分感受和想法这一小节。
昨天我们说到什么是感受,感受是我们身体的和情绪上的感觉,身体的酸麻胀痛痒,情绪上的喜怒哀惧惊恐等,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在我们身心的部分,而想法是我们对事或者人的猜测、判断以及评价。
书里举了案例,来帮助我们区分感受和想法,充分说明“我觉得”这样的句式是在表达我们的想法而不是我们本身的感受。
还有一些词:42页中间一段,“被抛弃,被羞辱,被打扰,不被重视”等等,也都表达的是想法。这样的句式如果发生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们来试着还原一下。当一对恋人分手,我们不想分手(或者还想继续保持这段关系)的可能会说:我觉得我被抛弃了!被抛弃是我们自己的判断,这也反映了我们此刻的感受是悲伤,因为我需要爱需要连接,
而如果在这段感情里,我们看重独立和自由以及空间(这段感情已经让自己不舒服),彼此不合适而分开,可能我们就没有被抛弃的感觉,会感到轻松,。
我们提倡区分感受和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身体累积的经验,在我们脑中形成了一个信念或者判断,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会条件反射的反应,原有的对类似事件里积累的想法就会冒出来。当我们意识到了,这是我们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到感受上来,问问自己,当我们拥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内在的感受是什么?然后经由感受的流淌和内在的需要连接,就回到了向内探索的过程。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晚上11.00我们来到孩子的房间,看到孩子在玩游戏,桌子上堆着一堆作业,这时候我们的想法是这个孩子太不懂事了,怎么会这样,或者这个孩子太不上进了,就知道玩不爱学习,这时候我们的感受是沮丧,愤怒或者失望。而当我们回归到自己的感受上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看,是什么让我们感到愤怒、沮丧或者失望的,内管自己我们看重什么?我们看重成长,看重合作,还是我们看重利益,和安全,尊严等。一旦意识到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对我们的需要负责,做些什么去满足我们的需要。
所以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触发了一些想法的时候,及时按住自己的想法暂停键,同时问问自己,我的感受是什么呢?当我拥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有着怎么样的感受?如果我想要的感受不是悲伤、愤怒,我想要平静、喜悦,那么对这件事情我又可以抱着怎么样的想法呢?这样的小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我们的感受。观察和感受都是在身心层面的,而评论和想法都是在念头层面的,区分感受和想法和区分观察和评论一样,可以帮助我们从念头上回归到我们的身体中来,和我们自己做链接,和他人产生连接,从而生出慈悲和连接。和我们自己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也将更加的圆融和谐!
那么我们开始练习吧,当你的脑海中冒出这些想法的时候,你都有着怎样的感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