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天,我在超市买东西结账时,看到收银台旁,放着许多“手工切糕”字样的小包装零食。
“手工“两字引起了我的好感。切糕是什么?脑子里想的竟是年糕之类的,没多想,顺手给女儿买了两个。
回到家忙着准备冬至的饺子馅,等女儿上课回来,看到桌上的两小袋切糕,惊喜并谄媚地对我笑道:“妈妈太好了。谢谢妈妈!”随即撕开包装袋,露出里面的核桃仁麦芽糖的东西,我的记忆一下子被激活了。
原来,它曾是我们这里红极一时的、特有的零食。
很多年前,维吾尔族老乡大街小巷推着卖,一大平板车上面,堆成一座超大超厚的长方体的“山”,颜色亮晶晶的,有核桃、麦芽糖、葡萄干等,特别甜。
顾客指着一处说要一小块,看着很薄的样子,因为高,卖家一刀下去,少则十几二十元,多则几十上百元。
我也买过,被它亮晶晶的样子所吸引,虽甜得吃不下了,但觉得那么贵,丢了太可惜,只好先放在一边。
那时候切糕成天敞着卖,路过车辆很多,一天下来,有灰尘,夏天还有苍蝇,很不卫生。但大家都那么卖,也就接受了。
不知什么时候,这种食品在大街上看不到了。现在人们都在某宝或某东上囤货,谁再从大街上买一大块或一堆零食,就显得太low了。
有一句广告词说,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这家公司把切糕做成了一小块,用小包装袋盛着。既卫生,又方便随时打开吃。
2.
和人们几分钟看一篇公众文,几十秒看一段小视频一样,这与当下人们碎片化时代特有的消遣方式是一致的。
也许,做切糕的公司,也受这种趋势的影响而想出了这个思路,符合人们喜欢新鲜、吃一点儿就很满足的特点。
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谁会捧着一大块又甜又粘的糖,站在街边大嚼,沾得满手、满口都是呢?
不禁想到,如今,在自媒体上写文章也是如此。
虽然每个人只要注册个账号就能发声。但不是什么声音都能被读者接受。
看似门槛更低了,但因为信息量剧增,读者对各平台内容的要求其实是更高了。
那些粗制滥造、搞噱头的内容,最终会被群众所淘汰。像那些年曾红极一时,最终又默默消失在大街小巷的、推着卖的切糕。
要想成为大浪中的金子,就要与时俱进,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顺应趋势的发展。
3.
这让我想起了认识的一位同城退休作家。
在一次书友会上,他说自己自费出版了两本书。一部分通过同事、朋友联系单位卖的,还有一部分是自己在地下通道卖掉的。当时觉得他真有勇气。
前几天,我偶然又从地下通道经过。发现这位作家又在那里摆卖他的第三本书。
在瑟瑟寒风中,他有些羞赧地冲我一笑,细细的皱纹立刻浮现在他的额头和眼角周围。
我当时没有带钱,也没有看到他摆出微信支付二维码,只好尴尬地离开了。
那位作家写的是散文,内容多是他以前的生活感悟和经历。这些内容,和当今网络上的被很多人频频转发的文章,完全不是一类。书的市场究竟有多大,不可得而知。
我一直在想,我也想当作家。但我不想成为寒风中当街卖书的作家。一定有一些更好的销售方式,比如发微博、发朋友圈、在平台上引流等,我曾经给他建议过,他并没有接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过去的烙印,比如语言、内容、思维习惯等。虽然不能为了完全迎和大众的口味,让自己“强颜欢笑”,但也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爽,不顾及读者的需求吧。
好的文章,一定不能“无我”,变成面目模糊的路人甲;好的文章,一定不能“全我”,沉浸在自说自话的陶醉中。只关注自己的喜怒哀乐,不顾读者的感受。
好的文章,一定要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收获,感受到精神上的“美味”。下一次,读者才会毫不犹豫地再次点开你的文章阅读,甚至赞赏、转发。
否则,内容陈旧,语言过气,标题党,内容水,一锤子买卖,读者就不再和你玩了(上你的当了)。
我终于有点懂“打造自己的品牌”的意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