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平时说话的语言与写文章的语言非常相似,如果写文章想做到言简意赅,语言精辟,可是平时在说话时就不深度思考,不经过大脑随意说出,那写文章也很有可能如此。
我发现我有叨叨症。就是每次写文章很容易超时间、超字数。记得才开始写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简洁并且精辟,能够用简短不赘余的文字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道理阐释清楚,就非常棒了,这样的文章既是满满的精华,让人有所获得,同时也不会消耗读者太多的时间。
要做到这样,其实还是比较考验人的。因为这要求着一个写作者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将其要展现的部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这不是纯说理,纯说理一句话就可以表达中心思想,这是一篇文章,需要有其说理性,还要有其阅读的趣味性,内容能够饱满丰富,但是不能有太多余的部分让人阅读疲惫。这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做到既精炼深刻,又丰富隽永。
我时常看一些文章,也是觉得六七百或者七八百字就非常愿意读下去,如果是一千多字,那还是可以正常读下去的,但如果那篇文章是两千字以上,那我就觉得很难受了,除非我很想看它的内容,不然我很可能会看一点开头或者看都不看就撤了。
我自己阅读都如此,但我自己的文章却并没有做到简练。因为我写文章很慢,如果七八百字有灵感的文章,我可能半个小时到五十分钟之间完成,如果上千字,那很可能就是一个小时以上了。很多时候,我的文章一写就是1000字以上,一个小时很快就没有了。
为什么原本计划几百字的文章会很容易上千呢?原因就是我的叨叨症:像一个爱唠叨的人一样说着一些重复的话,这些话的内容和要表达的意义并没有改变或增加,但是说话的时长却无限延伸了。很大的症结在于,我想要的论证的事例叙述得过于冗长,而我的议论却又过于重复而没有层次,最后导致我的文章文字十分庞大,但是意义却不大。
想着我平时也是如此,说话无意之间就叨叨起来。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会和先生聊天,几乎每次都是我在那里以同一声调说着,很快就把他说进了梦乡,以至于哪天晚上我不说话他都难以入眠……
改变需要从平时做起。不仅要改变写文章时的唠叨,还要改变生活中交流的唠叨,而且还要多学习那些表达说理精辟的文章,好好斩掉这叨叨的病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