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漫谈美人说简书电影院
《流浪地球》:理性与感性,希望与绝望

《流浪地球》:理性与感性,希望与绝望

作者: 土豆的学习成长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1:40 被阅读32次
日更第116天

昨天慕名去看了号称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影片当然是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感动还是大于缺憾的。特别是在影片结尾的时候,当为期两千五百年的「流浪地球计划」以旁白声音播出时,能感受到那种与地球不可逆转的毁灭相抗争的悲壮,却又不失希望的光辉。

人类只是地球上的一个普通物种,跟其它物种一样,有生存,就会有灭绝。没有一个种群能够永生,气势磅礴的「拯救地球」计划,不过是在拯救人类自己罢了。

最让我意外的情节,是当发动机重启的计划失败、Moss开始执行火种计划的时候。从理性上来说,这的确是最大可能保存人类的方案,然而从感性上来说,被舍弃的人当然不会接受这个方案,被留下的人也不会接受。当时签署火种计划的联合五常,是得怀着多么悲壮又周密的心情,才能定下保空间站、舍弃地球的计划。

类似的情节还出现在「饱和式救援」的桥段上:总共5000台发动机,却派出了41万人运动7万个火石,这样才能把重新点燃发动机的可能提到最高。但那些一开始就被当做分母、最后还牺牲了的人们呢?那些历经千辛万苦活下来、最后却被告知自己的努力无用的人们呢?作为个体,他们感受到的,肯定不是「能让人类最大限度活下去的概率」吧。

这大概就是科学一直竞争不过迷信的原因吧:只有冷冰冰的数字,没有一点人文关怀。所以影片里Moss才会说,「想要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个奢求」。

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感性与理性并存,很难说是好还是坏 -- 历史上因为不理智所导致的灾难太多了。但在电影中,正是因为有了感性的光辉,地球和人类才得以保存。在「太阳系毁灭」的这种背景设定之下,这一点点的光辉,才是能够陪伴人类度过两千五百年流浪生活的希望。


相关文章:
直视骄阳

前一篇:
如何拥有更多的好运气

相关文章

  • 《流浪地球》:理性与感性,希望与绝望

    昨天慕名去看了号称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流浪地球》,影片当然是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总体来说,感动还是大于缺憾的。...

  • 2019-02-16

    适用于理性与感性,讨论“精准算法”与“随机误差”,人类感情的力量等。出自根据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改编的同名电影...

  • 《流浪地球》中的绝望与希望

    站在太阳系角度写就是《流浪地球》,站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写就是《三体》。“流浪地球”的终点站就是比邻星,正是三体人的...

  • 《流浪地球》: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地球赞歌

    《流浪地球》上映的第四天,我终于走进电影院,为了大刘。 在我心里,大刘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男人,不仅仅是他写出那么多...

  • 《流浪地球》:希望与绝望并存,我们选择希望

    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

  • 《流浪地球》32亿: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看了《流浪地球》,这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国产科幻电影,理性思想与感性思想相互碰撞,在面临生死抉择上每个人都有私心。...

  • 感性与理性

    感性的我和理性的我 感性的我占据上风时 理性的我立即开始反抗 却不会有多大改变 即使知道这样不好 只有时间才能抚慰...

  • 感性与理性

    X经常说我,你这人太理性了,这样不好。 其实能够正视一切别人指出的缺点并进行深度自我反思并且极力改正的我到现在都不...

  • 感性与理性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人的感性和理性,哪个更可靠?”长者说:“理性。”年轻人又问:“做个纯粹的理性主义者,是不是最好...

  • 感性与理性

    感性与理性的区别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有自信与勇气冷静地面对现状,并快速全面了解现实分析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地球》:理性与感性,希望与绝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y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