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领导力也可以复制?

领导力也可以复制?

作者: 生命是一场修行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17:20 被阅读0次

    以前我对领导力的理解是有误区的,认为一个人只有做了领导,才会培养起领导力。普通员工是很少有领导力的。听了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领导力》,才恍然。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领导力,而且领导力是可以复制的。

    那么,什么是可复制的领导力呢?樊登老师讲了三点:

    1、领导力是可以学会的。

    在我们的文化里,常常会认为领导力比较高深莫测,一般人学不会。一个团体中倘有一个领导力强的好领导,就是这个团体的福气了。所以很少想到,我们也可以学会领导力。所以,当樊登提出这一点,无疑鼓舞了我们很多国人的信心。

    2、每个人都可以具备领导力。

    关于这一点,重点在怎样才能具备领导力。可复制,那是因为有工具。那么领导力的工具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把工作拆分成可以完成并检验的步骤,让员工接受训练,按照步骤做事。有了这样的工具,领导效果就能显著得到提升,员工的效率也能变高。大家还记得将大象装进冰箱的步骤吗?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冰箱;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这个步骤是可以复制的,领导力工具也是一样可以复制的,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从而也实现了领导力的永续发展。

    3、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

    领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高效并有质量地执行领导安排的任务。所以,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并不难理解。怎样做呢?同样可以复制。比较值得借鉴的是日本企业的做法。日本企业中,领导给员工布置了任务后,一般需要交代五遍:第1遍,交代清楚事项;第2遍,要求员工复述;第3遍,和员工探讨此事项的目的;第4遍,做应急预案;第5遍,要求员工提出个人见解。经过这样的五遍,可以确保员工充分地理解完成任务的目的和方法,减少后续失误的可能,防止重做的风险。

    谈到领导,必然会谈到管理。领导并不等同于管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区别的重点在于:两者的核心驱动力不同。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同样是老板和员工,如果是在管理关系中,员工会怕老板,担心事情做不好,担心事情做不完。所以在完成事情时,往往是交差、应付的多,责任感和创造性都得不到保证。而如果是在领导关系中,员工对老板会有着充分的尊敬和信任,相信跟着老板能做大事,在这样的驱动力下,必然能够尽心尽力,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领导和管理带来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异呢!

    当然了,在管理岗位上,领导者和管理者以及执行者之间,也并非分得那么清楚。一个人身上可以同时具备这三种角色。要分别发挥好这三种角色,才能带来领导力的提升。这三种角色之间的比重,以及这三种职能发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管理者的三个不同层次:

    管理者的三种角色

    1、领导者的角色

    这是高级管理者。领导者是通过营造团队氛围来提升绩效的人。团队的氛围好了,团队的凝聚力就会强,从而带来的工作效果就会好。樊登老师讲到《亮剑》中的李云龙和赵刚,李云龙就是一个善于营造氛围的领导者,着力打造“亮剑精神”,同时领头维护这个精神,从而使得自己的部队上下都能一条心。而赵刚,就是一个管理者,负责日常事务的管理,保证不出界,但是无法营造氛围,提升战斗力。

    2、管理者的角色

    这是中级管理者。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的人。这个界定蛮重要的。不过,有很多领导喜欢凡事亲力亲为,自己累得要死不说,员工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最终员工在企业中发挥不出能量,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3、执行者的角色

    这是初级管理者。执行的核心定义是给出结果。我们在执行中常常有个误区,就是注重了执行的动作,而忽视了执行的结果,从而导致人浮于事。这样的执行不利于团队的发展。如果一个执行者有执行有结果,并且及时对执行的过程和内容进行反馈,无疑会促进自己的成长,也利于下一次更为有效的执行。

    既然在管理者的三个层次中,领导者的角色是最高层次。那么,作为管理者,我们怎样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呢?樊登老师主要说了三个技巧:

    1、注意倾听,多提开放性问题。

    关于倾听,在和他人交流中,保持专注、深呼吸,给对方安全感,让对方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关于提问,多提开放性的问题,而非封闭性问题。比如说,“你怎样看待这件事?”“如果让你来做,你会怎样做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并激发起对方谈话的兴致,从而更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2、多进行二级反馈

    从反馈的层次来分,反馈可以分为零级反馈、一级反馈和二级反馈。培养领导力要多进行二级反馈。比如说,小丁把完成的工作总结交给了领导,领导并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小丁,小丁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总结写得怎么样,领导是怎样想的,这就是零反馈;同样这件事,领导看了后,给小丁一个简单的反馈,比如说:“小丁,写得不错。”这就是一级反馈;还是这件事,领导看完后,跟小丁说:“小丁,你的工作总结写得不错,详略得当,思维清晰。不过,如果再把***加进去就更好了,因为这个项目,虽然不是你负责的,不过你也付出了一些努力。”这就是二级反馈。通过这样的反馈,小丁会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

    3、应用BIC工具

    从员工做对事还是做错事的角度,反馈还可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BIC是针对负面反馈的工具。B指Behavior(行为),I指Impact(影响),C指Consequence(后果)。为什么要应用这个工具呢?因为我们平时在对他人进行负面反馈时,很难做到“对事不对人”,往往给他人贴上不必要的标签。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个工具:

    B(行为):在说到员工的行为时,要说事实,而不是观点。比如说,员工常常迟到。领导找员工谈话时,不能说:“你老是迟到”之类的话。而是说:“九点钟上班,我最近观察了一下,你前两天都是九点半到,昨天九点二十到,今天九点二十五到”,当领导用这样的事实构建谈话的基础时,更容易让员工听得进去。

    I(影响):在说完员工的行为后,接下来要谈到行为带来的影响,这里的影响指的是短期的、局部的。比如说,员工的迟到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项目进展,从而导致项目的延期,最终导致整个团队的成员都要加班。这样说呢,可以提醒员工之后要注意。

    C(后果):说完了员工的行为和影响后,领导要提到员工行为的后果,而且这种后果是指长期的后果,并尽可能与员工的长期发展相连,让员工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关系到他未来在公司的核心利益。

    管理者可以对BIC工具进行刻意练习,从而达到熟练运用。领导力的提升指日可待。

    樊登老师说领导力可复制,通过我上面的介绍,你会发现,他此言不虚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领导力也可以复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cz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