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在《活着》中说:“所谓‘不可能’,只是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对将来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应该用这种‘将来进行时’来思考。”
这与结果导向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是这个“结果”要足够激发你用“将来进行时思考”的思维,激发你最大的潜能。
近年来有一种比较被认同的说法是,要“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言外之意,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认清自己的现状,目标设定太高可能最后变成没有目标,等等。
但是,怎么才算“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呢?是漫不经心地轻轻一跳?还是集中精力用力一跳?是每天跳一次?还是经年累月才跳一次?
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想法,导致的结果会截然不同。
不如来听听,稻盛和夫用“将来进行时思考”的灵魂发问,他说“你真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吗?”
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成年人说,“这个我不行”、“哎呀,我不会”、“不好意思太忙了,没时间做”……或者,毫无思考的说“没问题”、“放心吧”、“多大点事”,然后不了了之。
面对一次次虽然简单,却没有结果,或者不优秀的结果,我们有时会自嘲一下,有时也推脱一下,有时会沉默不语,借此放松一闪而过的愧疚,或者掩饰迁怒他人的嫉妒等情绪,保持着经不起推敲的成年人形象,保持着自己与内在和外在虚假的平衡。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曾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普通人每天会在脑海里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的念头是消极的,95%的念头与前一天完全相同。
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且漫不经心,造成了这样的现象。

每天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生活,可能确实是压力山大。但是,且以为每个人的人生中至少要有那么一、两个高光时刻,点亮自己的心灯,与理想的灯塔遥相呼应;至少要以一个成熟成年人的标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不愧疚、不遗憾、不心虚,意气风发的前行。
每个人在家庭、社会中都身兼数个角色,不用别的远大理想,只扪心自问,作为儿女我们如何?作为父母我们如何?作为爱人我们如何?作为朋友我们如何?作为上级、下级、同事,我们如何?作为公民我们如何?
只要认真思考,相信大家都有答案。对于自己来说,每一个答案都还有广阔的空间去完善。说什么竭尽全力?只说“今天努力了吗?”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是可喜的。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财富。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相结合,是经得起困难和挑战的考验。
只有快乐的幸福是不存在的,没意义的生活也谈不上幸福,用将来进行时思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有能力变得更美好,有能力更幸福。

0302复盘:
行:
·学习1节哲学课,做思维导图笔记
·阅读1小时 做笔记
·搭征文框架
·整理部分资料
·听易经40分钟
·茼蒿饼只放很少的面好吃
思:
·缩短晨间小记时间 随性自由
·疫情后生活
今日提醒:
·完成女工征文
·读完《活着》,构思书评
·继续听课
作者|心香若莲:心向暖阳,安之若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