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周四,农历七月十六,郑州,晴,20-33℃
春节过后,累计第172天早上跑步5公里,(正月3天,二月26天,闰二月25天,三月26天,四月28天,五月26天,六月24天,七月14天)(农历2022年累计跑步221天)
我有个坏毛病。
看到一处好的景色就想拍照,看到一本好的书籍就想阅读。
好听了这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或者叫做“勤奋好学”——其实这叫“欲望无止境”,这是人的通病。
我们知道,景色是照不完的,书也是读不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用心“去感悟”——从书中感悟,从景中感悟,从过程中感悟。
就像前几天我对《庄子·逍遥游》里面的几句话有所感悟一样:“从北海到南冥”,感悟每一个人都要有发展的空间;“鱼能化而为鸟”,感悟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本质的提升;“彼且奚适也?”感悟我们不要受到外界的干扰;“此亦飞之至也”,感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竭尽全力去干好一件事就好;“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感悟“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等等。
没有感悟,就不会成长,就不会提升,只能是一个“风景的搬运工”、是一个“书本的搬运工”而已——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唯有发自内心,才会刻骨铭心,这才是真正的感悟,这才会有本质改变的可能。
“此未终彼勿起”,“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贪多嚼不烂”,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相,相连相通的。它需要我们不停的去思考,去感悟,如有所发觉才好。
鲁迅先生说过:“世上本没有路,只不过走的人多了,也便就成了路”。其实,世上也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思想,只不过感悟的多了,“也便就成了思想”。
所以,放缓奔波的步伐,放平浮躁的内心,“我心不动,岿然寂静”,如此这般,才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如此这般,才会“遇事不慌张,处处想方法”。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固然不错,但我们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的道理——没有“感悟”,我们走的路就是“冤枉路”,我们看的书也只会是“纸上书”。
融会贯通,学为所用,这才是学习的天道;
用心感悟,消化精髓,这才是赏景的根本。
做到融会贯通,做到用心感悟,凡事才有可能得心应手,有如“信手拈来”一般!
“人心不足蛇吞象”,不必有过多欲望,平常心对待就好。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就是这样,平平淡淡,波澜不惊;
用心感悟,看开看淡,就是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