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智慧(11):虚构

作者: 九慕望舒 | 来源:发表于2022-08-10 16:14 被阅读0次

1

我摘豆角丝,儿子过来一起干活。(版本一)

“你爸呢?”

“不是说一直要给我找实习的地方嘛,去工地了,他去看看情况。”

“这眼看着要下雨了,他要挨浇。”

“不会挨浇,下雨他就在那吃饭。”

儿子的眼睛没有闪烁,我心里有一点起疑,他的表情一本正经,又让我确信。

版本(二)

“你爸呢?”

“在南屋睡觉。”

“这大白天的睡觉,不知道锻炼,也不练字,啥时候能康复。”

还有一大堆牢骚与说教,儿子不会与我一起吐槽。他认为父亲坚持锻炼很有毅力,即使偶尔睡觉也是累了。

往往故事更符合我的期待,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而事实却让我们无法接受。因为被动接受,生活才会有那么多委屈、抱怨、倾诉。

2

对《作业》的情节设置:

当孩子跟家长说不想写作业时,大多数家长说:那么小能干啥?做家务不用你,上班工作你不行,学习是你的任务。(强迫,没有乐趣。)

不写作业,老师加倍罚你,站墙根,关小黑屋。(恐吓,把老师塑造成“恶魔”)在老师家长的强迫下孩子写作业,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如果读者看到这样的情景设置,就会认为写作者水平不过如此,教育孩子没有绝招。

本着解决问题,如何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完成作业,不恐吓不强迫,引导孩子从喜欢的兴趣上过渡到“作业写写看”。

虚构情节,跳出众人的想法和心态,写作者就赢得了读者。

3

文章记录日常生活,平铺直叙容易写成“流水账”“碎碎念”,读者怎么会在这样的文章上停留。

因为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并不典型,实录下来,不能显示人物或事件的本质意义。

写作者把素材加入自己的思考元素,引领读者一起解决生活的难题,在不断攻克难关中增长智慧。

虚构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让读者感受到真实,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或者产生向往。

虚构会让文章妙趣横生,谁不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智慧(11):虚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fa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