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读到乔叶写的《畏惧告别》,结尾处,她写到:“在这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好几件事:人为什么会在许多时候变得虚伪;人为什么会在许多时候丧失勇气;人为什么会在许多时候深感生命的无聊和无奈;人为什么会在许多时候深陷平庸并支持平庸。
也终于明白:什么只有真正的好友才容许你相顾无言。为什么古人在造字时会把告别写作‘辞’——那是‘辛苦的舌头’啊!”
好吧,其实我也是一个口拙的人,我对作者所写的在告别时无话可说还要没话找话的那种累,多有感受,也是苦不堪言,想方设法的东拉西扯,说完后后悔不迭。
虽然在跟学生讲课的时候,我热情洋溢滔滔不绝。这个时候,辛苦舌头是为了挣钱,为了生存啊!但在私底下,我其实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尤其人多的时候不愿意说话。孩子有时甚至会说我是上课的时候把要说的话都说完了。
大家都公认我是一个口才比较好的人。甚至有人夸我是一个在吵架的时候更有急智的人。有时候我也觉得我的嘴巴可能比脑子更快。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话都已经说出去啦。没办法呀,嘴快。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了。但是有很多时候还是得让舌头辛苦,当然更费脑子。那时候都是我不太愿意面对,不太愿意说话或者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啊!这些时候我都把这些话归结为“辞”——说辞、推辞、措辞、修辞……反正就是你必须要动脑筋认真去思考,才能有可以说出来的话。多么辛苦啊!心疼我的舌和头。
比如和三观不合的领导,维持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底线所在,我不会爆粗。但我有的时候真想飞起两脚把他踹到海角天涯。这个时候真的很辛苦我的舌头。不仅要在气势上压倒他,又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诉求,还能够说服他按我的想法去思考问题。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累心累舌。
比如,和不熟悉的陌生人在饭桌上的时候没话找话的感觉也很累。这里的“话”应该叫“说辞”吧?要显示出自己对他的欣赏,认可赞同,又要显示出自己的水平和态度——我难不难呀!干脆还是不说好了,可是不说又会冷场,真的是左右为难。
比如,在大大小小的拒绝的时候,这个时候说话更要小心,分分钟就会得罪人呐。很多人他不会站在你的角度思考。他觉得让你做什么你就应该去做,或者说你怎么会拒绝他呢?还有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会拒绝,不知道怎么去拒绝。这时候就要动脑子,辛苦舌头去找推辞的理由啦!
还有,某些时候我们需要把话说的委婉说的漂亮,说的让人愿意听。为了更好的达到我们说话的目的,这个时候就要涉及到一堆修辞。
就像那句话说的,我们学会出声音说话只花了几个月,可是我们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会好好说话怎么说话。真是辛苦我们的舌和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