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第一次被这本书吸引主要源于它的书名,我感到非常好奇,全世界都想上的课究竟是怎么样的?是由谁上的?是在哪上的?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走进了传奇教师桥本武的奇迹教室。 本书的作者黑岩祐治,是日本滩校1974届毕业生,曾入职富士电视台,国际医疗福祉大学教授等职,现任神奈川县知事。他在本书中再现了恩师桥本武的国语课堂,与读者一起追问教育的本质。
桥本武,他想要在“职业生涯中,留下让人印象深刻的教育方式”,在二战后桥本武便放弃使用教科书授课,而是采用中学三年只带领学生深入精读一本小说一一《银汤匙》的方式,却为滩校成为“东京大学录取率日本第一校”作出了巨大贡献,培养出了著名作家远藤周作、东京大学第29任校长滨田纯及众多医师等杰出学子。在书中,他的很多经典名言彰显了他的教育理念一一“绕远、跑题、走岔道”,比如:“就算没有实际意义,只要有趣就行了。”“我不要标准答案,只要你们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并把它们留在自己的笔记里。”
黑岩先生在这本书中也概括出了他所认为的桥本武老师身上具备的“恩师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做一位有能力满足期待的老师;二,不辞劳苦、有创意、有个性、有笑声、有味道、肯钻研、会跑题;三,做一名永远的挑战者;四,拥有自己的世界;五,不厌于绕远而行,让自己所授的课于20年后仍然大放光芒;六,要以坚定的信念和火一样的热情与学生碰撞。黑岩先生的许多观点都令我感触颇深,下面分享一下我的感想。
就像桥本武老师所说的一样,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需要的是我们无止境的探索。真正的兴趣往往会让我们无法止于观望,而是会不由自主地采取行动。因此,始于好奇才能有真正的学习,激起兴趣才能是真正的老师,勾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并能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和欲望而去自发地采取行动,才是真正的教学。教室里的奇迹从来不是偶然的,桥本武老师的个人魅力或许无法复制,但一定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