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地理.人文国学与传统文化
古代长安的“京漂族”是怎么生活的呢?政府又是如何管理呢

古代长安的“京漂族”是怎么生活的呢?政府又是如何管理呢

作者: 百里流川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8:16 被阅读0次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强盛之国,都城长安以其宏伟、严整而享誉世界,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是截至当时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据估测,长安城城内人口数量约为百万。长安等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一批批外来劳动力的到来。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及户籍管理成为当时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建筑业

    唐中后期,随着均田制的崩溃和两税法的推行,大量人口溢出户籍,涌入京城长安和洛阳为主的大城市。虽然史书上对与建筑业有关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唐睿宗为其两个女儿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修建道观时,为招徕技术好的工匠和加快工期,不惜出高价雇募,于是长安附近的农民竞相舍弃农活,前来应募。可见用工量大,用料也极尽奢华,而应募来参与建设的主要是长安以外的农民。

    第三产业

    除了建筑业,外来人口更多集中在商业、服务业和娱乐业。李白的“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诗句中的胡姬,是指当然西域来的胡人女子。再如进京赶考的陈季卿多年未考中,无颜回乡,于是流落长安靠卖书判为生。

    唐后期,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商业的繁荣,长安城的餐饮业、旅店业、屠宰业、租赁业、小商品销售业、雇佣服务业、运输业、租赁业、丧葬业、修理业、拾荒业等日益繁盛。这些行业起点低,技术含量低,市场需求大,因而大量外来人口充溢着这些行业。

    政府管理

    这些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承担了都城建设的重要任务,活跃了长安的市场。这时期,为城市日常生活所需求的行业不仅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还逐渐向规模经营、专业化方向发展。

    唐朝对这些涌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管理,通过一些官府颁布的具体措施和条文。

    可知总的趋势是对外来无户籍人口的限制逐渐松弛:一是唐德宗建中元年由宰相杨炎提出并推行的两税法,居住地原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流动人口的身份问题,也使国家有可能重新掌控大量流失的人口;

    二是坊郭户成为城墙内及周边附郭居民的正式称谓,不仅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也成为有别于乡村户的主要标志。城乡分治的户籍管理制度至此拉开帷幕;

    三是中央官府在招聘和选用执役杂使人员时,对一些重要和关键岗位有户口的限制,如规定在选用门仆时,必须“取京城内家口重大、身强者充”,但在某些岗位,对“浮寄”人口给予了更宽松的政策,即给出路、给机会,甚至还有特殊政策。

    首都长安就有不少著名的“京漂族”。如大诗人王维、杜甫、孟浩然等,都曾当过“京漂族”。王维15岁就到京城“漂”了。与王维比起来,杜甫的“京漂”处境就差多了。从 35~44 岁,杜甫在长安街头整整漂泊了 10 年。孟浩然“京漂”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他却是空手而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长安的“京漂族”是怎么生活的呢?政府又是如何管理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kk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