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到,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形成一个习惯要经历三个阶段。
他们分别是,刻意、不自然到刻意、自然再到不经意、自然的过程。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21天到9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你投入的注意力会逐渐减少,技能熟练度和流畅度会逐渐增加,最终变得应用自如。
你可能会想,这效率也太低了,有没有捷径可以走呢?
有一个成语叫欲速则不达,用在培养习惯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脑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习惯的形成涉及大脑的生理变化——大脑中两个神经元连接起来形成通路,这个过程一定是需要时间的。
鲁迅在《故乡》中,有一句话叫,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可以借用鲁迅这句话,把习惯形成的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大脑里本没有路,走的次数多了也便成了路。
你可以把形成习惯想象成,在A点现有状态和B点养成习惯状态之间修一条路,修路的过程就需要经历上面提到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刻意、不自然。
这时这条路上到处都是荆棘、灌木,你想走过去很困难。
如果你不讲究策略,仅靠蛮力向前走,你一定会被扎到,会被划伤,这时候你想回头、想放弃很正常。
如果你能用“好方法”这个推土机,并且给他加上“意志力”的汽油,加上“兴趣点”这个司机,一起把路上的荆棘、灌木推平,这条路就会好走很多。
第二阶段是刻意、自然。
经过你前期的努力,这条路上的荆棘、灌木都消失了,变成了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
这条路基本能走,但是走的很不舒服,一不小心就容易崴脚。
如果你继续让“好方法”、“意志力”一起协作来修路,不久之后,这条路就能变成一条柏油马路。
这样你就可以开车上路了,这时候已经比前面阶段省心、省力得太多。
第三阶段不经意、自然。
随着你不断地付出,这条路逐渐变成了一条高速公路。
只需要一点注意力驶过匝道,很快就能加速行驶,简单而高效。
随着你越来越熟练,高速公路甚至还可以升级成铁路。
就像你坐高铁一样,什么都不用管,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
因此,养成习惯的过程也符合从慢到快的自然规律,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果你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好方法”,从你的兴趣点开始,并坚持不懈地进行习惯培养,最终会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