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千与千寻》

作者: 芹菜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7-05 08:58 被阅读0次

《千与千寻》又在影院放映了,一直想去看,不管曾经看过好多遍。

再看《千与千寻》

当昨晚再次看到有人写下的影评,被每一句话触动,止不住的泪流满面。

某人正好出差在外,终于得以在深夜里肆无忌惮的痛快流泪。生命中那些不曾被自己看见的伤痛随着泪水冲刷可以得到疗愈。

看完这篇影评突然意识到我一直在寻找的那个精神家园其实一直都在,那么喜欢享受孤独的我,心中一直住着一个他啊!那个人不就是我从小到大爱看的书,从不同的书籍中获得力量和疗愈吗?

这些年活在人世间唯一觉得最快乐享受的源泉吗?就是那曾经看过的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哦,体会到这一点,这个淅淅沥沥的雨夜突然心里明朗了。原来,他(她)一直都在,我一直被指引和关照着。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不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力量和爱,这份能量,唯一能给的,就是心中有她,能静心感应到她的慈悲,唯有她,能抚慰过往的伤害,能面对未来的挑战,能安住在当下。不怕,有一个人在那,永远都在。

再看《千与千寻》

截一段文字保存下来:

“内心的无助让这个女孩忽略了恐惧,只是往前走、往前走再往前走,找到自己活下去的位置,找到解救父母的方法。”

“当一个人能安心享受独处的时光,内心深处一定根植着某个“形象”,这个形象是稳定的、可靠的、连续的,是当他被情绪淹没时候最终的靠山。”

“在孩子内心安住了这样一个人:他在场、连续、稳定、关注,他会安心做自己,很少主动打扰你,在需要时候,她会出现,不需要时候也从不侵入。

这个形象被“内化”了,不管将来是否真有这个人都无所谓了,因为每次独处时都会“带着她”,直到终生。

因此,所有享受孤独的人,都是在心中另一个人陪伴下的独处。”

“最终让你成长的这个人总是温和在场,他的镇定不是伪装的,他的共情不是照本宣科的,他的气场不是故弄玄虚的,而是一种真实的“独处能力”,一种让人平和心安的感觉。而不管你的表现是多么焦虑和慌乱。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也有了这样的“独处能力”。”

“尽管遇到事情还会焦虑,但多了份思索,遇到问题还会出错,但多了份从容,沉静的“独处能力”就这样被内化了。

这个过程是漫长和艰难的,你会不断在仓皇中体验沉静,在迷茫中体验镇定。

你还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在他面前你是可以“独处”的。

你是有空间的,或是沉默或是痛哭,他都会让你做自己,在你不需要时他对你毫不“侵犯”。”

再看《千与千寻》

“而这种体验在你的早年,是缺失的。

只有某种缺失体验被重新链接上,这个体验才算完成了使命,人才会在那个缺失的点上重新往下一个阶段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相关文章

  • 《千与千寻》里的职场套路

    《千与千寻》里的职场套路 抽时间再看了动画片《千与千寻》,有别于年少时的唯美、多了份感动的心 如果把千与千寻的剧情...

  • 观影观职场之《千与千寻》篇

    观影观职场之《千与千寻》篇 抽时间再看了动画片《千与千寻》,有别于年少时的唯美、多了份感动的心 如果把千与千寻的剧...

  • 记得自己,找到回家的路,不要回头——再看《千与千寻》

    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即使再孤单再寂寞,仍要继续走下去,不许停,也不能回头。——宫崎骏《千与千寻》 再看《千与千寻...

  • 千与千寻|每一场告别,都是为了重新开始

    文|释言午 小时候,看《千与千寻》为的是热闹。 长大后,再看《千与千寻》,才明白那是人生。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

  • 再看千与千寻

    记得小时候看千与千寻的时候,只是觉得故事好长,好多人物的画面感真是挺猛的,结局挺完美的。 现在再看一遍的时候,更多...

  • 再看千与千寻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动漫还是在堂哥的电脑上。电脑还是那种厚重脑袋的款式。当时看过一遍印象最深的不是无脸男和白龙...

  • 再看《千与千寻》

    日本电影历史票房冠军《千与千寻》影院上映,朋友圈里看到好多人在晒,在水彩群更是有点炸锅了,都在嚷嚷着要去观影,可能...

  • 再看《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很多年前在网上已经看过了,但是这次在电影院上线,我们还是贡献了电影票房,去电影院看了日语版本。 大部分...

  • 再看《千与千寻》

    这次看千与千寻,是为人父母了,坐在电影院,满满的屏幕看起来特别有感觉,这次看了以后,跟以前看的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以...

  • 再看《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又在影院放映了,一直想去看,不管曾经看过好多遍。 当昨晚再次看到有人写下的影评,被每一句话触动,止不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看《千与千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oj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