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领先世界几百年的中国,在近代会落后捱打呢?
题目相似,但我们解答的视角不一样。同样一个题目,我们告诉你不同历史学家,不同历史学派,是如何分析的。也希望你能融会贯通,成为历史达人。当周围人还只是在看穿越小说的时候,你却能给出不一样的观点。
好,今天的分析,会从华人历史学家 -- 黄仁宇先生 的著作《万历十五年》开始讲起,这堂课,你会至少学到两个观念:第一,历史是如何划分的;第二,数目字管理是什么意思。
请问大家,历史是如何划分的?
很多人历史知识都很丰富,对各个朝代的起止时间,都了如指掌。但是,你一问他们,中国历史是如何划分的呀?大概就只有一个答案:
同学背书说: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呢,就是马克思,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系,从社会形态上进行的区分。
这个说法,当然没错。但就像我们一再强调的,这个说法,只是代表了一个看历史的视角而已。
因为你想哈,历史上,应该没有人,站在战国与秦朝的分界点,然后插下一个柱子,告诉你:前面是奴隶社会,后面都是封建社会。没有吧?
那中国历史,能不能以另一种方式划分呢?比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可不可以?
或者,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可不可以呢?
可以的,对吧?划分历史年代,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只要能找到一个自圆其说的关键节点,就没问题。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走出了这一步,你才戴上了不同的眼镜,才能看到历史上那些藏匿其中、却又极其重要的线索。
中国落后始于明朝?
比如哈,我们每次谈到中国的落后捱打,想到最多的时间点,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对不对?
如果你只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的划分来看历史,你就只会看到,从这一年起,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中国的落后,应该在更早之前,就决定了吧?
具体是什么时候呢?好,现在我们换一副眼镜;把世界历史分为「农业社会与商业及工业社会」,你就会发现,中国大概从明朝开始,就注定落后了。
具体听我慢慢介绍哈。首先,16至17世纪的世界其他国家是什么样子呢?那时候,英国的工商业者掌握的国会主宰了政局,制定了明确产权与商业纠纷的法律。而因为有法律的保护,银行等金融组织开始出现,有了投资于借贷,带动其他的商业活动也开始兴起。最终,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成为了准则,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基础。
好,那同时期的明朝,是怎样的情况?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仍然是一个没有数目字管理的农业社会。
数目字管理,是将一个农业的社会系统,改造成商业社会系统的关键。
而具体体现,有三点,有没有高效的经济组织分工、有没有权责明确的法律体系,以及有没有「保护私人财产」的文化观念。
为什么说海瑞毁了大明?
明代中国缺乏数目字管理,还有另一个左证,就是缺乏对私有产权的保护,一切是依道德治理国家,而不是依法治国。
仍然以海瑞的例子来说明,你看,我们以前对海瑞有两种看法。第一是认为他是清官,大清官,如果明朝有100个海瑞,那就是政通人和、百姓之福了!
第二种看法,认为海瑞虽然清廉,但有点迂腐,如果学会了变通,那就最好了。
你注意没有,无论哪种说法,都是从道德和个性上对海瑞进行判定;他是不是清廉,他是不是变通;一个官员好不好,就取决于他道德是否高尚、性格是否内圆外方。
举例来说,海瑞在南直隶当巡抚时,决定要打击土地兼并。他发现,富农通过放高利贷,导致很多贫农偿还不起,从而占有了大量农田。海瑞认为这违反了儒家道德,要求富农将土地全部还回来。结果半年后,富农集体上书,海瑞被皇帝罢免。
如果用最熟悉的历史学观点来理解:海瑞保护农民阶级,却惹来了地主和官僚的反扑。这就是一个清官被打压、奸臣乱世的果实。
但如果换上商业社会的评判标准,海瑞就是活该,而且他的改革方案,也非常不切实际。正是海瑞这样有道德的官员,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关键。
因为高利贷在民间之所以盛行,一是农民有这个需要;二来明朝地方政府,并不能给同借贷资金;民间也没有任何的信贷企业或者银行。
那海瑞一下子封死了高利贷的来源,其实是导致农民走投无路,因为地主再也不敢借款了。
这就是黄仁宇先生的总结,认为明朝政府,不用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扶植民众,不承认产权,只依靠政治的压力和道德宣传,来管理国家。
在明代,有很多有为之士,在努力改革。比如张居正试图搞经济改革,另一位大学生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试图用清廉来影响社会,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但是到了最后,他们都失败了。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是一个只讲道德、而不追求数目字管理的体制。
而这种商业与法律观念的缺乏,就是农业社会与商业社会的根本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