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尽”

三“尽”

作者: 摘绘森系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11:45 被阅读0次

    萧何,初从沛公,后数有功,封为相国。昔开国功臣多以谋反而见杀,唯何得以善终。其功勋位居群臣之首,声名流传后世之久。

    为何?

    一、尽全心让大汉利益最大化。

    刘邦起兵反秦,萧何跟随他打进咸阳时,很多将领都跑到宫中库房里挣着抢着要那些金银珠宝,只有萧何直直跑进秦宫室,把里面的文献资料全部带走。后来刘邦成为了汉王,他之所以能了解天下的基本状况,就是因为萧何拿的那些书的作用。如果那时候萧何没有拿走书,后面赶来的项羽就会把它们全部烧掉,刘邦也不会那么快地一统天下。

    当时在咸阳城,各个将领都是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萧何,是为了刘邦的利益,也可以说是为了以后国家的利益,而且也会让刘邦更加看重自己。看看你们这些将领,只顾着给自己争取金钱权力,只有萧何,才是真正为我做事情的,才是真正忠心于我的。

    二、尽全力做好后勤补给。

    楚汉之争时,刘邦经常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很多次都是只带着几个小兵仓皇逃出来。有很多将领见到这种景象,都叛变为楚,萧何依然守着关中等待刘邦归来。刘邦没有兵了?没事,萧何征发关中士卒补上去;刘邦没有粮草了?没事,萧何从关中把粮草转运到前线,还让自己家里能打仗的人全过去效力。

    刘邦逃亡在外时,萧何在刘邦的根据地关中已经有很大名望,百姓依附他,将领信任他,如果他想谋反,估计刘邦就再也不能翻身了。但是他没有,这使得刘邦对他的赞赏,对他的信任有了很高的提升。

    三、尽全念谨慎消除危险。

    汉朝建立后,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用了萧何的计策成功诛杀韩信。刘邦就封他为相国,还给他五百人做他的护卫。召平却劝说萧何不要接受,还要把家里钱财都拿出去资助军队,这样刘邦才会消除对你的疑虑。萧何就照做,刘邦果然非常高兴。没过多久,黥布叛乱,刘邦又出去平定了,萧何在关中依然安抚鼓励百姓。又有人劝说相国胡乱买点土地给自己弄点坏名声,要不然刘邦又要怀疑。萧何于是又照做了,刘邦于是又消除了对萧何的怀疑。

    刘邦两次怀疑萧何,萧何两次都听了别人的意见成功避嫌。如果那时萧何不那样做的话,咱们听到萧何的事迹就可能是“以谋反而见杀”,也会给自己的声名留下一个污点。

    此三“尽”,足以为萧何所以“功勋位居群臣之首,声名流传后世之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sz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