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辈同仁黄柔岩
顾 冰
我1987年进行时,黄柔岩已经退休,但他经常来行里,所以,我认得他。不过,每次见面,只有简单的交谈,了解不深,仅是表面留有一星半点的印象:这人彬彬有礼,还有点学究气。后来,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和他有了一次接触,这才加深了对他的熟知。
有一次,选民登记,我找到了他的家。他家住在荷花池公寓中的一间私房。走进他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学究特有的热情好客。他见到我,便二手作揖说,不知顾主任今日光临寒舍,失礼失礼!这么热的天,你亲自登门,劳驾劳驾!他填写完了选民证后,双手捧到我面前恭敬地说,我举笔生疏,烦你阅示!
第二个感觉,是整洁。他家里墙上、家具上、地面上,简言之,目之所及,干净得没有一点灰尘,尤其是餐桌的玻璃板上,亮得能照出人影。他老伴要给我泡茶,见他老伴拿瓷杯,他厉声喝道:你那个茶杯不卫生,用一次性纸杯。
这时,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肚子一阵疼痛,急于上厕所,我问他附近哪里有厕所,想到外面解决内急。他说,对面学校和西面常柴大厦倒有,但岂有求远舍近之理!于是,我进了他家卫生间,我正要进行正常程序,他说,你等等!我未及开口问他要干什么,他拿了一个玻璃瓶,从中倒了一些在毛巾上,不知是酒精还是消毒液,反正是杀菌消毒之类的东西,在马桶座垫上来回擦拭,而后,又用清洁的干毛巾,把座垫抹了又抹。
第三个感觉,是顶真。他填完选民证,我准备告辞。这时,他又说,柔字写成一个黑团了,我擦了重写。我说,能看清,没有关系,可他非要重写,我只得依他。谁料,他一不小心,把写柔字的地方擦破了。那怎么办?我又说不要紧。他一面责怪自己老了,手脚笨了,一面又说,怎么能不要紧呢?见此,我说,我回行里一趟,再拿一张来,反正路不远。他连连说,吾之过也,有劳于你,望顾主任海涵。
第二次接触,是他来办公室找我的。那年,我行组织人员,去横山桥大林寺收香火钱,我写了个新闻报道,《三进大林寺》,其中,有一段话:这一堆堆钱,有大钞,但更多的是零币,因时间久了,积满了灰尘,……大家的手上是黑的,衣袖上也是黑的,吴琛故意用手抹了一下脸,成了大花脸,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黄柔岩就是看了这个报道,来找我的。他说,顾主任,我是来向你提意见的,佛说,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你的报道中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既然是大笑,怎么会有哈哈之声呢?二是佛门是清静之地,大笑有违寺规,这显出我们工行员工素质不足,即使真哈哈大笑了,也不应出现在媒体上。
这一番话,让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不光是学究,还关心着银行的建设,从品行来说,他更是一个秉公直言,以诚相见的人。
第三次,也是他主动找我的。为的是他提出北环新村一套房子,退还给行里。
他说,他前几年借住行里的房子,现在用不着了,请行里收回,同时,请检查一下室内设施有无损坏,如有,他照价赔偿。因为我进行比较晚,不了解情况,我对他说,我把情况向行里汇报。
当时,有几个人在场,有的说,你住着就是了,行里又没有问你要。他说,那不可,人要讲信誉,说借就要还,而且,在我有困难的时候,领导照顾我,我应有感恩之心,而无以怨报德之理。还有人说,行里职工都分有房子,这是应有的福利,你也应该有啊!他听后,不以为然,说这是领导考虑的事,政策有,少不了我,政策无,我不想。再说,房子够住,就行了,我很满足,我对银行的贡献不大,我不能把手伸得老长。
黄柔岩故去,我和蒋土林行长、姜金华去高寺桥向他送的别,告别厅里,除了我们三人,还有他老婆、儿子、儿媳和孙子四人,没有烧纸,没有放炮,但我想,应该有不少人记得他。我深深地向他遗体,鞠了三个躬,因为,我敬仰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