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学中年级顽童一枚。孩子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所有的体育运动几乎都无师自通。因为从小的散养风格,导致孩子纪律性和合作性都偏低,在学校时有违纪行为发生,被投诉自然是家常便饭,加上一个帮忙照顾孩子的重度强迫症外婆,一个轻度强迫症的妈还有一个完全撒手不管的爹,各种不当育儿导致问题种种,从一年级的课间奔跑,到二年级的课堂不听 (一年级课堂就听吗?一年级问题不严重,因为那时允许作业做好就看课外书,那个是他最爱。)等等,不可谓不让人伤透脑筋。偏我又是个内强中干的中年早期的敏感老母亲,各种焦虑几乎让人生无可恋……
在这份背景下,一方面身为老母亲心疼孩子遭受的种种打击,一方面本着改造和助其上进之心,凭借焦虑的操控,对孩子也极力打压和矫正,几乎将孩子逼上了一条厌学的不归路……认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帮孩子而是毁孩子,我又踏上了一条试图寻找一条更为理性的自我探索之路,在焦虑中思索,在绝望中重生,看很多书,哪有什么辅导小组都去掺和一脚。恨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打听哪哪有成功育儿速成大法,可以拿来主义就用在自家娃身上,瞬间实现质的飞跃,堪比无头苍蝇。但是五花八门几个月看下来,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几乎让人精神错乱……
今天看群里有朋友说孩子的各种问题,激起自己的感慨特别多,也算是近期自己育儿理念的一次复盘,记录下来,也希望有类似经验的朋友一起探讨。
一、游戏该放手还是该控制?
持放手游戏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孩子都是积极向善的,我们应该给孩子学习和试误的机会。如果孩子游戏影响学习生活了,他一定会趋向对自己有利方向去做出调整,所以不必担心。
但是我们都知道乔布斯等大佬们的孩子在小时候都是不允许接触电子产品的。为什么引领全球潮流的电子产品创始人都会给自己孩子禁令?美国心理学会关于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报告声称,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思维认知能力,以及注意力都只有破坏作用,没有学习作用。
放开游戏,孩子一边玩完说好无聊啊,一边游戏不断更新换代增加小内容小奖励小诱惑不断吸引他,根本没有让孩子觉得无聊而放弃的时候。孩子确实开心了,增加了他的愉悦度的同时,他全身心的都扑在游戏上,上课作业甚至睡梦中都是游戏场景,那种刺激让他时刻处于兴奋状态,无心他顾。这一“专注”同时带来的另一直接后果就是,家长的愤怒崩溃,和亲子关系的更加恶化。
以我家的为例,父母周末两天不在家,孩子不带一丝留恋和愧疚的没去上围棋课也没写作业,他始终觉得上课外兴趣班,上学,作业,那都是为父母所做的事儿。即使兴趣班是他自己朝着闹着我们再三确认好才报名的。
不过这次我没有妥协,我对他说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可以不上学不作业,游戏玩够再去上,永远玩不够也可以一直在家待到18岁然后出去找工作。但是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可以在外面找份什么工作?是否足够支付游戏上网的费用? 自己吃喝拉撒加享受的费用?
孩子知道我不是吓唬他,因为我说你学习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我还要跟你的老师们沟通各种问题,帮你签名,接送上学,如果你不上学对我来说是不是更轻松?你学的那些知识也不会传送到我的大脑里,即使科技进步可以传送,你看我需要知识,立刻就去自己学了,完全不必依靠你的传送。孩子立刻无话可说。
往最坏了打算,还能差到哪去呢?无非不想上学在家玩,智商没问题,道德无缺陷即使真的休学再上或在家自学相信都能跟上。但是我跟他一摆,他立刻说我要上学的!我说那就是不想作业?爸妈也支持你!他立刻说那不行既然上学就要作业的……所以最后什么也不用说了
于是群里有朋友好奇,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呢?
我毫不客气的答,他还是那个他,热爱游戏,作业学习也免不了还有拖拉、磨蹭,我能做的就是最大化接纳他。也就是说孩子其实本质上没有改变,只是我的心态改变,大多数时候不再和他较劲了而已。
但是这份不较劲,并不是勉强憋着。其实孩子也不是那么脆弱,不需要生活在完全无菌的温室空间。人有情绪是很正常的,只要合理化表达。而不是憋到内伤然后大爆发或自己郁闷死。经历喜怒哀乐的情绪本身也是成长必经的一部分。
我一直不能区专家所说的隐形控制和引导之分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观。有种说法是看动机,如果奔着控制孩子依照家长的意愿去作为就是控制,如果是本着帮助孩子的想法去就是引导。可是两者可以完全割裂吗? 在我看来,帮助孩子的出发点还是希望孩子能遵从主流人生观价值观取向,以学习为主,都是帮助不是吗?但是因为心有芥蒂,一开始我一发脾气就内疚,(一大声说话就内疚),不敢提要求,一提要求感觉自己是控制,一想到控制就内疚,如此不能自拔,特别痛苦。
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只是表述不同,是形而上的可意会不能言传,因人而异。这些称谓,其实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只是实施手段是强硬的还是温和的,是花心思让孩子比较愉悦的配合还是简单粗暴让孩子不情不愿的硬性配合,归根结底是技巧和心态的问题。我不太能接受老师们的引导和隐形控制的区别一说,但是我按照自己的想法理解后坦然了,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二、你有多么爱孩子,又有多讨厌他们
有朋友说有时特别讨厌自己的孩子,都不想看她怎么办?
说到讨厌,我家娃梗着脖子和我对质时我也讨厌他。以前我生怕自己的讨厌有所泄露对孩子造成心理阴影,明明恨的牙痒痒,依然装出一副“你虐我千百遍,我爱你如初恋”的姿态。后来我也想通了,就直接告诉他,我真讨厌你这样不遵守约定蛮不讲理的样子。孩子也很坦然的接受了。因为我也跟他说,妈妈胡乱发脾气时你是不是也特别讨厌我?但你讨厌的是我发脾气的行为,这不妨碍你爱妈妈是吗?同样妈妈讨厌的是你不讲理的行为,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还要求我接受。但我对你的爱丝毫不减。
说出来彼此都舒服,内心也少了对抗,看着都柔和下来,也就没那么讨厌了。
然后如果认为是对的我会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我表达过也明确孩子其实早已心知肚明,就不会因为孩子继续胡搅蛮缠的闹腾而方寸大乱,大喊大叫自己先跳脚。我会告诉他这个话题我表达清楚了,不想再继续讨论。然后该干嘛干嘛,孩子往往自己冷静后就也该干嘛干嘛了。
觉得厌烦都不想看孩子(视为眼不见为净)的情绪上来时,像我们家孩子一旦察觉会随时索要拥抱(缺乏安全感的典型表现,以此确定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爱他的),一开始我不想抱也抱,就不想看他,孩子很敏感,说妈妈你怎么不看我……后来我干脆直白告知:妈妈现在现在没心情,需要冷静一下,你先去忙别的吧……过会他又过来要抱抱,自己冷静下来就真心放松的去抱。虽然可能还是有小情绪,但是可控,就忽略了,别对自己那么苛刻啊是吧
三、作业没写好就睡着了,怎么办
对于孩子作业没写睡着的,我也遇到过。第一想法当然是把他从床上强行拖起来写完作业。但是拖起来他没精神肯定写不好,最大可能是情绪抵制他完全不想写好。所以自我冷静后,平静的帮孩子盖好被子,早上闹钟定早点,假装无辜的问孩子,你昨天太累先睡了好像作业是不是还没写完?孩子一听立刻清醒:是啊,我想起来还有好多……于是一骨碌爬起来去写了。
如果实在写不完,就只能做好被老师批的心理准备了,同时孩子如果接受老师的批评或惩罚,这是未完成作业产生的自然后果,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无需过于担忧。唯一让我焦虑的,是被老师认为家长不作为从而产生厌恶的情绪并移情给孩子。同时还有被点名批评的跌份儿。于是看着匆忙赶作业的孩子,有时会管不住嘴,唠叨孩子:你看现在手忙脚乱了吧……这个还是很讨人嫌的,自己也知道,所以随时想起来,随时闭嘴。
没有一种现成的方法,是可以直接套用在任意一个孩子身上的,只能自己摸索那个最契合自己和自家孩子的点。如果每个妈妈都可以被改造的温柔大度包容,这个世界也不可能有差异化,从容和淡定更多的是建立在能力的积累和自己对自己的掌控力,所以不要勉强要求自己快速达到完美母亲的标准,对孩子同样要放低期望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