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段昔时《佳访》节目对刘慈欣的采访,大刘在节目中传达了一个观点:他认为我们人类现在该去考虑我们作为同一命运共同体,在面临“超级灾难”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该怎么办?

突然就想到现今还在国外肆意收割人命的冠状病毒,多少感觉有点预言的味道。大刘表达了一种科幻的思维方式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的失落。他认为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文明该这样去考虑了,不管如何抉择, 至少这个思虑应该在路上,而不仅仅是当下的科幻作家的课题。这是很大的问题!
他提到的超级灾难指的是外部根本没有救援,全人类都同时处于灾难之中的这么一种状态。普通灾难可以得到外部救援,因为现在所有非常时期的救援准备都是为局部、普通救援准备的,而超级灾难一旦发生,整个人类将陷入灾难,将完全没有救援。我们对此毫无思想准备。也并非完全没有,挪威斥巨资在北极冰层深处建立了一个种子库,低温保存了各种样本种子,这就是为超级灾难做的准备,可惜太少太少!
主持人提到当下正直和平发展的时期,无端的去考虑灭绝灾难,似乎有些空中楼阁不太现实。
大刘说这种思虑很现实,如果他是人大代表的话他就会提出这个填案。这是杞人忧天吗?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保险,人类就不能有个保险吗?我们生存的宇宙环境很严峻,环境巨变随时可能降临,我们要做超级灾难的准备。
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远见,从长远角度讲,仰望星空更重要。环保的投入和航天的投入差距不啻天渊,航天连环保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当然我们要考虑投入与产出比,投入航天从眼前看毫无回报可言,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了。但是我们要适当的加大航天事业的探索。
环保是绝佳的行动和理念,但是面对人类的久远未来,它发挥的作用只能是延续有限的一段时间。要想延长的更久,必须有更长远的思考才行。而这个思考肯定是更开拓更具有前瞻性的一个状态。未来如果能启动航天市场,环保更是会彻底的得到解决。
有一个例子很恰当,大航海时期,哥伦布得到了女王的资助才得以开辟了这个新时代,女王也是囊中羞涩啊,她砸锅卖铁当首饰才凑了这个钱,得到的回报就是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的成功缔造。(这个问题我们抛开负面的殖民不论)
这真的是“杞人忧天”吗?
(题外:今天抓住时间的尾巴完成了日更,还好还好。三观相同的各位,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