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一切不论,只为自己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的所获所感而写作。其中,对一句话感悟颇多:母亲的素质决定这个民族的素质,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
如何来理解呢?
我们看到百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及人权抗争,中国的男女平等已经基本实现。如今的女性不再是传统家庭中相夫教子的一味付出和牺牲的那一位,女性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了收入,经济独立,摆脱了对男人的生存依附;女性被解放了,也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和价值观,也摆脱了对男人的精神依赖,女人能顶半边天,或大半边天了。但也因此衍生出来了很多的矛盾:男女平等了,同工同酬了,一样地为社会工作着,一样地为家庭贡献着,但女人却变得挑剔、抱怨,甚至是唾弃男人了。这令世人无从也无法理解、辨别和辩解了。
《三字经》讲“养不教,父之过”,而非母之过。当然,也许这里的“父”是指代“父母”。但在《弟子规》里对孩子教育得好的,却都是特指母亲的,如孟母。而在《诗经》开篇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看似浪漫的诗篇,其背后却讲述了一位厚德王妃的远大胸襟的故事:周康王夫人关雎为江山社稷,亲自为王挑选有德行的女子供奉并服务国家,被尊称为“后妃之德,发乎情 止乎礼”。
当今还有一则故事:一位贫穷的农村小学女教师有三个子女,生活很是艰难。一位好心人就劝说她,让你没有指望考入大学的大女儿不要再读高中了,回家种地,一起分担生活的担子吧。但是,这位艰难的母亲却说,虽然大女儿考不上大学,但她将来还是要做母亲的,让她现在多读些书,对她将来教育孩子会有用的!她依旧艰难地让女儿接受着教育。这是一个多么睿智的母亲啊!不仅想到了自己这一代,而且想到了以后的世世代代。
有一个大哲人曾经说过:女人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女人对人类来说是地道的天才。伟大的文学家冰心也这样描述女性:这个世界的真,女人占了百分之五十;善,女人占了百分之六十;美,女人占了百分之七十。世界的文明发展是女人的精神铸造的。
对女性的赞美、肯定及尊宠已经足够高,地位已经是凤在上龙在下。那么,阴盛阳衰的社会形态是和谐的社会和平衡的世界吗?
让我们从阴阳所成的世界来了解一下吧。宇宙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这就是阴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说,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正如没有乾,就没有坤,没有天,也就没有地一样。阴阳互相依存,互相作用。阴阳依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伴随事物终身,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
女子本为阴,男子本为阳。男人坚毅、果敢、勇猛、强壮。女子美丽、温柔、聪慧、耐劳。阴阳女男各司其职,各占其位,社会才会和谐。再拿“基础”来说,“基础”是一个词汇,多理解为“基”与“础”是一个事情。然而,“基”是“基”,“础”是“础”。“基”是指埋墙基,“础”是指在“基”之上的立柱墩。基夯得实不实,础立得正不正,将决定房屋建筑得牢不牢,能盖多高。“基”为阴,女人为基,“础”为阳,男人为础。“基”在托着“础”及其上的所有子孙。可见“基”的伟大,“基”的厚德—— “厚德载物”。
然而,现代社会,特别是中国,女性的独立“过”头了,却成了社会的悲哀。伦常乖舛,阴盛阳衰,各不司其职,各不在其位了。世上只见藤缠树,人间却见树缠藤。藤缠树是想借树的高而爬高去接受阳光,树也借藤缠而更坚固;假如藤非要树缠藤,树则须弯腰,则藤亦只会弯向下。这种反常、违道,便无德了,就是不厚了。《朱子治家格言》“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母亲的素质决定这个民族的素质,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女人的德行厚不厚,可以看出家庭走多远。女人之厚,女人的心要大到比男人心还大。不仅要容纳丈夫好的一面,更要如大地一般接受丈夫的缺点,正所谓有容乃大,并化为一种家庭总的正能量。女人的过于挑剔、攀比、情绪化等等就是不厚,将影响生活及社会。人,要知道自己的弱点,并承载和包容人性的弱点,安享世间所给予的一切并处理好各种关系,方为厚德吧。
据西方科学证明,当女性爱情萌发时,是她的母性的启动,是同一个激素在发挥作用。“良心”即是“娘心”。男人的本质是孩子,做儿子是男人终生都要扮演的角色。当看到男人有弱点时,你会觉得这多可笑,也可爱的呀,但你不应该去抗拒他,厌倦他,唾弃他,而应该包容。试想,“当一个女性远远地、暖暖地、象看着自己儿子犯错一样地看着她的男人时,那种杀伤力该是多大呀。”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假如你教育了一个男人,你只是教育了一个人,假如你教育了一个女人,你就教育了一个民族。”
阴阳各在其位,阴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方得世界永恒发展。让我们重拾、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阴阳,懂基础,归其位,建和谐。
请共享《诗经》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