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带着四岁的孩子参加绘画班的公开课。老师让大家填色,但是对这位小朋友来说有点不容易,总是画到线条的外面。
尽管小朋友很开心,但是在一旁的妈妈可急坏了。
“宝宝,听妈妈的话这样画,这个用红色好看。”
“你看,你都画在外面了,不应该这样画。”
急坏的妈妈甚至想亲手帮他画。
这位妈妈没想到的是,不许孩子犯错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得不到认可,总是被打断,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会让孩子失去掌控感和挫败感。长此以往,会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总是不能达到要求,产生消极的心理。
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
多年以前,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用狗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找一条普通的、未经训练的、没那么走运的狗。
关在一个无论如何也逃不走的笼子里。
让它听蜂鸣器的声音,
然后,毫无理由地电击它,无论怎样它都无法逃脱。重复很多次后,仅仅是听到蜂鸣器的声音,它也会爬在地上呻吟,充满恐惧。
最后,门开了,它也没有想法要出去。
就这样小狗接受了现实,认定了无法逃出笼子的事实。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得不到认可和正向的反馈,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
反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 ,我们的一些行为是否也让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呢?责骂,施压,要求过高,单维度评价,关注很少,这些行为是否引起我们足够地认识。
孩子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挫折,既受到老师的批评,又要到家长的消极评价,会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
加上自我认知的强化功能,不优秀地孩子不断地强化不优秀,情况会更糟糕。
解决的办法要从源头着手,遇到挫折,要鼓励孩子去解决。其中要注意的是,要以事实为基础,分析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考试没考好,是基础不扎实,还是最近状态不好。不要出现“一定”,“永远不会”,“根本不”这些太绝对化的语言,容易让孩子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三分教,是指教诲要适量。说教过多只会让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七分等,是指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天赋秉性、成长步调,对孩子要保有耐心,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失败、去成功。孩子的成长,需时日和世事的打磨,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只能得不偿失。
我对我的团队也要求,要有耐心,要尊重孩子的探索和试错。一味的死守自己的目标,反而忽略了孩子个体的独立性,很容易适得其反。
有远见的父母总是带点绝情,他们不会事无巨细的操劳,从不溺爱孩子,反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在他们眼中,孩子犯错都是可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