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贴上豆瓣的影片简介
-
看完这部电影的第一感受,让我回忆起去年看完《看不见的客人》的感觉,《看不见的客人》给我的感觉更震撼,更扑朔迷离、叹为观止,但《网络迷踪》作为一部通片与互联网有关的悬疑片,更贴近日常生活,以至于其中有很多点让我有种共鸣的感觉。
-
父母总以为了解孩子
-
Pamela(母亲)还在世时,David (父亲)一家感情非常融洽。Pamela 和女儿 Margot 如影随形,母女两一起分享练习钢琴的时光,一家人会一起为比赛做准备,也会一起运动帮助妈妈战胜病魔——一切都随着 Pamela 最终没有逃离病魔的魔爪而病逝的那天开始悄然发生改变。David 担心会影响女儿的情绪而故意对母亲避而不谈,无论是在平时的SNS短信中,还是 face time 里,甚至在母亲生日时父亲也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而支支吾吾。Margot 也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所以假装自己已经不在意。
-
直至 Margot 失踪事件开始,David 在寻找女儿过程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对女儿一点都不了解。发现女儿逃课并且已经六个月没有上钢琴课之后,David 试图联系女儿的朋友,却无奈发现自己根本办不到,女儿平时提及过的朋友居然都是假的!Margot 在父亲面前表现出活泼开朗的样子都是表象,实际生活中的 Margot 谢绝参加任何活动,拒绝同学的邀请,甚至吃饭时都是独自一个人待在角落。甚至到后来更是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居然偷偷地给女儿送毒品,并且还在女儿失踪期间隐瞒了两人往来的事实。
-
人总是习惯于伪装,无论好心还是歹意。David 和 Margot 一直为Pamela的离世耿耿于怀,父女俩心照不宣在对方面前戴上面具,但恰恰是这个“善意的伪装”,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一道高强,反而阻挡了两人的真心,无法向对方更靠近一步。这几天天冷,母亲在电话中的叮嘱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在身旁的“唠叨”,“有一种冷叫做父母觉得你冷”,玩笑话如是说。父母对孩子从来只有无私的关心和担忧,甚至就算牺牲自己也不能苦着孩子,站在这个制高点上去看待孩子的想法或者行为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我是为你好,你应该理解我”的错觉。即便孩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但就像机器学习你也无法准确预测到模型和算法训练的结果而需要不断调参优化一样,孩子始终会长大,拥有自己的三观和为人处世的方式,如果一直用“小宝贝”的角色去忘孩子身上套,难免会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个人拙见,长辈口中常挂的一句话“你还小,等你长大就明白了”不无道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能够逐渐理解一些以前难以理解的人或事,说明我们逐渐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理应是最能够体会孩子在这方面变化的人,更应该及时更新对孩子的认识,这一长时间持续的过程中,沟通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而真诚应该作为沟通的首要前提。
-
网络带给我们什么?
-
互联网的产生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让我们的生活真正步入信息时代;但互联网究竟是普罗米修斯的火种,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而我认为,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但我们已经不是我们,互联网就像是自然选择中的法则一般,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社会的优胜劣汰。从超级电脑的诞生,到第一台PC机的问世,直至现在电脑和移动设备在普通百姓的普及,让互联网真正像一张巨网一般笼罩着我们的生活。讨论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已经毫无意义,历史的巨轮只能向前滚滚前进,作为正青春一代的我们,应该思考利用互联网我们能做什么?
-
David 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和网络信息寻找女儿失踪的蛛丝马迹,其中有一段,David 通过女儿的 Gmail 重置了女儿常用的社交平台的密码,从而得知女儿不为自己知的另一面。作为推动剧情的情节我看了很开心,特别是当找到有用的信息时我着实松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难道这不是我吗?我使用的各种社交平台、游戏账号、软件账户等等都由邮箱作为枢纽,一旦信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细思极恐!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一个跨时代的进步,但同时正因此也无法其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对此没有一个完美的答复,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更快地适应新变化,利用这个优势就可以达成多数人无法达成的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