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山云起,镜水长流,12月10日,为共享区域优质资源,领略名师课堂魅力,越城区初中语文整合绍初教育集团第八届教育教学展示节之特级教师展示活动的优质资源。特组织初中语文区教研大组成员、组长及骨干教师前往镜湖中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杭州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胡培兴、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吴淼峰、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刘春文及绍初党政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一:余慧菁老师执教《蝉》
课堂上,余老师带领学生走进“聪明”的蝉,请同学们进入文本,并以绘制地穴图的方式进一步探究“蝉的智慧”。


随后,余老师以“我们如何能详细绘制地穴图”为契机,引导学生探究“法布尔的智慧”。通过分析比较描写蝉的语句,进一步探究了法布尔智慧之一即写作语言既准确又生动,并顺势引入“科学小品文”的概念。

之后,余老师以稳重对蝉的称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法布尔对昆虫的情感,并探究出他的智慧之二即尊重每一个生命。

最后余老师以思考“蝉的一生是否值得”引入,带领学生探究《昆虫记》的智慧。


附:《蝉》教学反思(余慧菁)
在又一个冬日与肖特相遇,且是以同课异构的方式,这样的经历弥足珍贵。这个神奇的周四,以其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我的大脑,激荡着我的心。再回首,含英咀华,滋味绵长。
一、从至简的课堂,感悟至深的语文智慧。
课堂之简,源于把握文体特征。肖特的《蝉》,自始至终围绕着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来设计。抓住说明事物的特征,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是说明文教学的重点。肖特紧紧围绕之,设计之,绝无旁逸斜出之处。
课堂之简,在于摈弃冗杂的课外资料。肖特的课堂设计,充分关注教材本身,单元导读、文旁批注、阅读提示、写作指导、名著导读均可为其所用。正如王君老师所言“他很刻意地就要‘用这个文本’来解决‘这个文本’本身的问题”。去除杂芜,课堂盛开最纯净的花朵。
课堂之简,还在于课堂环节的取舍。肖特在评价自己课时提到,第二环节对于“蝉的本领”的寻找还可以缩短,以满足第三部分的探究。同时,他也为我的课提出建议,最后环节“法布尔和《昆虫记》的智慧——反观人性”,与本课学习目标关联不大,显得冗杂。一些环节的简化,是为了重点环节的深入,取舍之间,智慧尽显。
二、从至真的课堂,感受至浓的语文味。
探究语言形式,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肖特课堂最核心的任务。抓住语言,即抓住了课堂之“真”。具体到教学层面,驱动型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任务的完成。肖特的《蝉》,三个讨论式的主问题支撑起了整个课堂——“写蝉的卵,抓住什么特征来写”;“蝉有哪些神奇的本领”;“作者有怎样的本领把蝉的神奇写出来”。这样的设计举重若轻,始终贴着语言行走,寻找句子、品读句子、朗读句子,始终有着浓浓的语文味。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犹记得在与肖特道别前,他温和地对我说:别急,让自己静下来……是啊,在课堂上,静下来,去倾听每一个智慧的心灵。在课堂外,更要静下来,去回归本源,读透文本。深深浅浅间,是语文无穷的魅力,它指引着我,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活动二:肖培东老师执教《蝉》

肖老师立足单元教学目标及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从明确这篇文章在说明什么开篇,充分调动教材单元中的助教资源,与学生一起,梳理文章写作思路,根据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这一关键,进一步明确蝉的卵分别抓住哪三个特点来写。肖老师始终紧贴文本,巧妙而细致地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由这只“蝉”的神奇本领切入,和学生一起探究作者法布尔神奇的写作本领:1.巧妙地运用说明方法;2.文章多处运用人格化表达;3.说明文用词很准确;4.描写很生动;5.抒情议论相结合;6.文章布局很巧妙,最迷人的部分放前面。
肖特的神奇教学功底在这深深浅浅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朴质浅近的语言,却处处可见匠心独运的设计和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在真实多元的教学互动中,在层层深入的思维探索里,台上学生渐入佳境,真正走入本文,在座教师也深深叹服于名师的课堂魅力。
肖特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与语文涵养,点燃了冬日里的一把火!带给我们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方向的内省与思考。每一次像这样的学习与解惑,都是指引方向的明灯,我们弥足感激!让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比肩同行,撑一支长篙,一起向语文教学的更深处漫溯!一起寻找属于我们每个语文人的独特的“蝉鸣”。
两位教师异彩纷呈的课堂带领我们领略蝉的世界,更带给我们对真实语文课堂教学的孜孜追求与思索。
活动三:胡培兴老师开设主题讲座《中考文言文阅读创新题型的价值导向》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胡培兴教研员首先就肖培东老师和余慧菁老师的两节课进行了多角度的评课,给出了自读课文以整体设计为落点,以群文阅读为策略的教学建议,以求达到学生在不同课型中得到训练。
接着胡老师以中考文言文阅读创新题型的价值导向为主题结合各地中考卷,带来了干货满满的指南式讲座。胡老师展示了各地中考卷中文言文板块题型,发现文本勾连、文学价值考查已成主导,温州卷与衢州卷更是走在创新道路的前列,鉴于此,胡老师从各个角度提出文言文教学价值引导:(一)提供学习支架、(二)强化整体理解、(三)突显文学欣赏、(四)注重多向勾联、(五)指向文化解读。同时,胡老师还以国外理论为佐证分析命题依据,并明确统编教材就是考纲,要充分解读统编教材,要有效利用统编教材,这为老师们指明了文言文教学的正确方向。

活动四:肖培东老师开设主题讲座《统编教材的备课思考》
在本次初中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特级教师肖培东做了主题为“统编教材的备课思考”的讲座,肖特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地结合自己一线教学的丰富经验,给予了在场的教师满满的语文教学“干货”,对于一线语文教师的备课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在本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中,肖培东特教和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的余慧菁老师同台亮相,同课异构法布尔的科学小品文《蝉》,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给在场的全体听课教师带去了满满的“福利”。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及余老师的课堂呈现,肖培东特教做了一定的对比和剖析,给听课的老师带来一丝新的启发和思考。肖培东特教指出:“作为一篇统编教材中的自读课文,由于受到授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只能尽可能靠近自读课的要求。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拥有较多的自读文本的时间,并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展开自读。与此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碎片化语段的阅读,允许学生的回答呈现多样化的特色。”肖培东特教风趣地指出:“优质的语文教学设计,教师往往带领学生在小细节上迂回徘徊……”
针对“拿到教材,怎么办”的问题和困惑,肖培东特教提出“百度先己度”的建议,他提倡的九大方向对一线语文教师有着至关重大的意义和影响。第一、明确文体;第二、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第三、实施“文本解读”的工作;第四、明确语言和手法;第五、知晓单元目标;第六、教学聚焦——确定的重要的语段进行教学;第七、教材文本的教学价值的明确;第八、学情预判:判断学生能读懂什么,读不懂的又是什么;第九、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最后,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吴淼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点评,吴老师结合本次活动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教育要研究学生,呈现最真实的课堂;要研究文本,思考一类文体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文本,思考文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特级教师进校园,充分发挥了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咖们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带给我们关于课堂教学方向的内省与思考,指引教师博取所长,孜孜耕耘。同时,本次活动也实现了区域优质资源共享,为全区语文教师呈现一场教学的饕餮盛宴,助力教师提升专业发展,在践行成为一名“会思考、能研究、重成效、有艺术”的教师之路上,上下求索,砥砺前行。
图文:蒋静、周梦菲、陈彦羽、王立诚
好书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