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辈人普遍的在一个单位终老的做法,大部分年轻一代是持鄙夷态度的:都什么年代了,还要过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也有老一辈人忧心忡忡:成天不安心当下工作,就想着这山望着那山高,如何是个做事的样子?
其实在年轻一代里,对于要不要跳槽,要不要频繁跳槽,也是各有主张。有人对换工作很谨慎,觉得也不是跳来跳去就能跳到好地方,有人则不然:树挪死,人挪活,老待在一个地方没出息。
如此看来,即使在年轻人那里,对待跳槽的态度也有分歧。不仅如此,在名目众多的职场鸡汤书里面,也是态度不一,有的主张年轻人该脚踏实地,有的人主张年轻人该多闯一闯。甚至同一本书里,作者前后态度也不一样,前头鄙夷某人好高骛远,后头又赞扬某人敢于折腾。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因为每个人跳槽后的结果不一样,有的人折腾好了,有的人却越跳越差。人们以成败论英雄,故尔态度不一,前后矛盾。
那么,职场流动中,为什么有的人能轻松实现跨越,有的人却跳入了坑中?个人觉得,这是因为有的具备跨界能力,而有的人,却只是机械移动。这个感悟,来自于陈永隆与王铮所编写的《跨界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跳槽会无法改变自己的境遇,而有的人跳槽后状态却越来越好呢?致力于跨界思考力研究的陈永隆教授和精于知识管理的王铮士博士在其合著的《跨界思考》中说,鉴于当今社会愈来愈开放、信息愈来愈透明,传统“得一单位而终老”的工作形态已经越来越少,新的职场现象已经是“随插即用、拔出即离开”的“U盘式就业文化”。什么能让你在跳槽时得心应手呢?这需要你有跨界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跨界。是不是只要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就叫跨界了?非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同一产业内不同公司的同一类岗位上流动,变化的只是薪资待遇和工作经验,又或者,如果一个人已经在不同产业换过3个工作,但是第一个工作都和上一份工作之间缺乏传承和转强,没有把上一份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带入到下一份工作,那这都只能称得上表面上的跨界,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机械移动。
陈教授和王博士认为,真正的跨界是在跳槽中融会贯通了不同的工作经验。它将你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获得的经验形成交会点,并摩擦生成火花,所点燃的能量将远大于你所经历的任何一个单一工作岗位,并超过所有工作的总和。我把这种融合重生叫做化学变化。
现在想来,部分人频繁跳槽却始终难以有所突破,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机械移动,这种机械移动有可能因为你在某一方面的专长让你的薪水高上几成,但也有可能因为你的单一技能会在大趋势中被淘汰。显然,具备化学反应的真正的跨界,能让你更为游刃有余,因为真正实现了跨界的人,有更多的技能,且能将这些技能融会贯通。
当然,人的技能不是天生满点,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除了拥有一项专长外,还要着力培养第二第三技能。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专长,这个专长来自于学校教育或工作经验,可以说,这是他们的先天优势,可以称之为第一专长。那么,在选择和培养第二专长的时候,要注意能够让第一专长加分,能与你的优势结合。再者,选择第二专长的时候,要与新兴科技和未来趋势接轨。这样的好处是为未来的跨界打基础。这样,你就一直处在打造竞争力的过程中,既加强了当下的竞争力,又储备了未来的竞争力。
这段话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用你的优势,接轨未来的趋势。
明白了跨界的实质定义,掌握了跨界的多个技能。如何实行这些技能的融汇呢?是靠“神来之笔”还是“灵光乍现”?抑或纯粹是运气使然,误打误撞?
陈教授和王博士想做的是,找到些许方法与规律,让跨界思考过程能够有章可循,有路径可依。他们在《跨界思考》一书中将跨界思考定义为利用有系统的方法,进行异质思想或异质知识的交会、激荡与冲击,借由接触各种人、事、物与多元信息和知识,广泛去吸收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案例惑或知识,先经由刺激、连续、再进行收敛、聚焦,借以冲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的新思维、新发现、新解答或新智慧的能力。
根据这个定义,跨界思考有四个关键步骤。
一、建立思考目标或问题主轴:是否有问题要解决?找一份新工作?用什么技能?有什么技能?
二、多元学习,多元接触:从相关工作总结提升自己的专长,从向往的行业中主动学习新技能。
三、刺激连续,收敛聚焦;目前的技能与正在学习的技能有什么碰撞?能生发出什么新技能?
四、新发现,新解答。发现新技能,解决新问题,或者生发出新观点,确立新方向。
因而,要在当今潮流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我们可以不在一个单位终老,不过那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可以频繁跳槽以获得更好的个人成就,但前提是你具备跨界思维与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