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四四(尚贤3-4)

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四四(尚贤3-4)

作者: 小隐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4-09-01 09:55 被阅读0次

王公大人有一罢马不能治,必索良医;有一危弓不能张,必索良工。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实知其不能也,必不使。是何故?恐其败财也……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是故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也。

非读书学习之后不能安心专注地工作,习惯于稍微思索之后的心得体会记作“流水账”,还捎带欣欣然的那种。

王公大臣们若是自己有一匹病马自己不能治疗,也一定想方设法去找很好的兽医;若是他们有一张坏弓拉不开坏了,也一定要找到很好的修弓师傅来修理。而且这些王公大臣们在遇到如此这般的这些小事的时候,即使自己身边的有血缘的亲人、没有什么缘由就得到富贵的朋友,或者是长得面貌美丽英俊的人,只要是他确实知道这些人没有这种技术能力,他们就一定不会让他们去做。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担心毁坏自己的财物啊。

试想王公大臣们在处理这些小事情的时候,都还知道并推崇任用贤能的人们。但遗憾的是等到他管理治理国家的时候就不这样做了,王公大臣的血缘亲人,没有缘由就得到富贵的还有那些面貌美丽的朋友,却都会得到举荐任用。(反差太大了,很是可惜遗憾)如此看来不难得出结论王公大臣们说好像是热爱他们的国家,还真的赶不上爱他的一张坏弓、一匹病马、一件衣裳、一只牛羊等财产程度高是不?

从这些事情上我就知道了所谓的天下的士自君子们有的只知晓明白小道理,却直接不懂得什么大道理啊。(继续举例说明)这就好比让一个哑巴去当外交官,或者是让一个聋子去当乐师一样令人可笑。所以推理原来那些古代圣贤君王们治理天下,他们尊崇并提倡扶持的富有的人、尊贵的人,想必未必(应该是肯定不是)是他的血缘亲人、无缘由富贵的人、或者是那些外貌美丽英俊的人啊。

想想还真是,我们有时候也真的会犯这样的错误,大处不算小处算甚至会有时候着眼于“小”斤斤计较,确确实实不可取要引以为戒。

相关文章

  • 读《墨子》之尚贤

    拥有贤良之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想要有更多贤良之士则需“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不...

  • 中国哲学史笔记(二)

    第四讲:墨子 * 墨子与墨家 * 兼爱与“仁”的反省 * 尚贤与尚同 * 非乐与节...

  • 墨子.尚贤中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之君人民、主社稷、治国家,欲修保而勿失,故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何以知尚贤...

  • 墨学尚贤思想解析

    子墨子曰: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鲁问)墨子认为,国家社会和谐稳定的秩序是政治的主要...

  • 关于“用人”方面经典句子及标新标题速递

    经典句子 《墨子·尚贤》: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

  • 墨子.尚贤上

    【原文】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

  • 墨子.尚贤下

    【原文】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王公大人皆欲其国家之富也,人民之众也,刑法之治也。然而不识以尚贤为政其国家百姓...

  • 墨子思想主张

    战国时期墨家学说主要是来自墨子,墨子主张天志、兼爱、尚贤。 兼爱是墨子的政治主张,墨子在政治上要解决人民的“饥者不...

  • 每天读《孟子》之四四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

  • 每天读《诗经》之四四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墨子》每天一篇之四四(尚贤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pt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