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真实的咨询案例,为保护学生隐私,采用化名。
有两个小孩,小文和小程,他们同为三年级的学生,暑假作业中有一道除法口算题:315/3,正确的答案是105,可是两个孩子都算成了150。
他们两个做题的时候我正好就在他们的旁边。他们俩的行为非常有意思。
其中的一个小孩,小文,在他正准备写下答案的时候,橡皮掉了,于是他弯腰捡橡皮。等他再在纸上写答案时,他写下了150。平时他学习的状态呢?从老师的观察也好,父母的反馈也好,他们总是这样说:他很聪明,就是容易受到干扰。比如做作业时,哪怕出现一丁点响声,注意力就立刻被其他事物吸引了。
另一个小孩,小程,他总在类似的题上出错。比如他嘴里念52,可是写在纸上变成了25;他在写生字“景象”时,写成了景形(因为他脑袋里会分不清楚形和象)。
那么,第一个孩子小文,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心了;而第二个孩子小程,则是感统失调带来的读写困难。
感觉统合能力在孩子的日常生活方面一般都会变现平衡协调能力弱,比如体育课中特别不协调,下楼梯畏惧,走路像鸭子,不会跳绳,系鞋带困难,方向感弱,邋遢,丢东西严重,冒失等。但在学习中出现的类似上面小程的问题则容易被大家忽视,或者由于大家对感统失调的不了解而误解为理解记忆能力弱等。
一般的感统问题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都会自然的成长。(比如我们在小学更容易看到孩子协调性的问题,成人之间我们则不太容易看到,就是这样的道理)。但是,感统问题比较容易带来学习困难,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学习基础不扎实,进而引起学习兴趣低下等。
孩子越小,越容易出现感统问题。及早做一些小训练(一些训练父母也可以做),就可以有效改善此问题。所以还是建议及早处理,及早解决问题。很多民间游戏对对孩子的早期发展非常有益。比如跳绳跳皮筋,玩球,骑车,归类整理等等都是好的方法。
图为安宁市实验学校一年级注意力训练材料节选孩子学习过程中出错的原因很多,还是不太建议父母用一句“粗心”就概括了孩子出错的原因。只有找到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作者简介:
安宁市实验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昆明市仵云霞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学员
云南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
安宁市兼职心理健康教研员
安宁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特聘心理咨询师
原创,如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