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非暴力沟通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而是深入了解愤怒,表达内心的需要和渴望。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生气的原因。比如家长说,孩子太不听话了,特别生气。人们把外在的刺激等同于内在原因,指责他人成为习惯,情绪就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甚至主导。
在第五章我们了解到,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选择第二种我们认为别人应该认错或者受罚,因为是他们让自己生气。
选择第三种,我们用心体会自己,体贴自己的感受,意识自己想满足什么需要,而不去考虑别人的过错,愤怒就不存在了。
比如,小孩子走路不小心,腿撞到桌角上。有的家长就安慰孩子说,都是桌角不好,把孩子都撞痛了,还用打桌角给孩子解气。
这种看似正常的举动,其实给孩子一个错误的信号,就是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迁怒于人,用指责别人、冲别人发火来掩饰自己的问题、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对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愤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是非对错的评判,认为愤怒是正直的表现。专注于我们自己的需要,比评判他人的好坏对自己更有益。
能否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是评价愤怒的标准,如果有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
(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
(2)想一想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
(3)体会自己的需要
(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愤怒是负面情绪,批评和指责别人既伤害自己和别人的感情,还于事无补,所以我们要学会表达愤怒,让别人真正了解自己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