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时期。在中华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很少有哪个时段可以对后世产生如此广阔而深远的影响。
东汉末年,经过黄巾起义摧枯拉朽的社会大动荡后,汉室统治已名存实亡。群雄并起,连年混战,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组合,逐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直至晋朝司马氏实现了短暂统一。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却为中国民间留下了传颂千古的英雄史诗。其中晋朝的开山鼻祖司马懿便是众多功绩辉煌的人物中的一个后起之秀。
司马懿,字仲达,世家出身 ,由一名幕僚式文吏慢慢在曹魏政权里脱颖而出。此人喜研兵法,善谋略,勤建言。曹操在世,司马懿还没有显山露水,到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父子执政时期,逐渐得到朝廷的信用,被授权统领指挥军队,开始显现出其不凡的军事才能。
在此期间,曹氏集团內文臣宿将多在,慑于曹家威势,司马懿虽利用职权培植笼络亲信,尚不敢过分张扬,对外处处以忠君忧国示人,谦和谨慎,办事公允,精明如曹叡,几次对司马懿暗地考察,均被其成功骗过,竟然成了曹叡临终时的托孤之臣。
明帝之后,魏帝年幼,已处于弱势,司马家族势力迅速膨胀。时魏大将军曹爽执掌军权,是司马氏企图独揽朝政的阻力和威胁。为了避免曹爽的猜疑,故意装出病重衰老将死之态,韬光养晦,却趁曹爽陪魏帝外出狩猎,京城空虚,发动政变,逼迫曹爽交出兵权。
曹爽是曹操族弟曹真的儿子,生前曾掌握重兵,可谓久经沙场,司马懿颇忌惮之。但曹爽实则是个公子哥儿,只会享受富贵,缺乏指挥经验,更不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面对司马懿的挑战,惊慌失措,毫无成见,左右建议曹爽应以大将军名义,请魏帝下诏,斥司马懿父子谋反,号召天下之兵勤王讨賊。不料曹爽懦弱怕死,不听劝阻,甘愿交出兵权,不久被司马懿以谋反罪名灭族,扫清了司马氏问鼎朝政的最后的障碍。
追溯司马懿父子的成功,与多次领兵有效阻挡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有很大的关系。他老谋深算,以守为攻,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以致成为诸葛亮收复中原的劲敌。也正是利用成功阻击蜀汉进攻的资本,军权在握,舍他其谁,逐步由其父子掌控了明帝曹叡之后的曹魏政权。置魏帝如掌中小儿,随意废立,甚而扑杀。其子司马炎一如当年曹操父子对待汉献帝,玩起禅让的把戏,只是更血腥,更残忍。最终依样画葫芦,夺取了曹魏政权ui,先后降蜀灭吴,建立了短暂的晋王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