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日,诵读《论语》,温暖你我的心房。在这个冬日的早晨,由我继续诵读《论语》阳货篇第二十三小节。
【原文】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翻译】
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作是最尊贵的。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去做盗賊。”
每晚七点,准时相约,请大家自由展示。
荀子也曾论过“勇”,比孔子的论述更加详尽,更加尖锐,在《荣辱》篇中他将勇分为四等,分别是狗彘之勇、贾盗之勇、小人之勇、士君子之勇。接下来又对这四种勇作了恰当的定义:“争饮食,无廉耻,不知是非,不辟死伤,不畏众强,恈恈然唯利饮食之见,是狗彘之勇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用这段话为孔子的观点作注解再合适不过了。为了生存繁衍,动物就可以使用勇力,比如争食、求偶等。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社会性,有思想、有控制力,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行为就理智得多。但是社会上不乏那些为了财物争斗的人,他们甚至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奉为信条,这样的人,说起来与禽兽没什么两样。
至于“小人之勇”,荀子说是不珍惜生命,随随便便就实施暴行。这种人做事不顾后果,一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就忍不住,就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当场就要讨个说法。他们一怒便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就是拼了命也不能受辱。这种观念非常狭隘,因而苏东坡说这种勇“不足为勇”,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小勇,更确切地说是冲动。
而真正的君子之勇,则是以义为先。只要符合道义,尽管是面对层层艰难险阻,也敢于挺身而出,甚至会置生死于度外,不屈不挠地斗争到底;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便有人故意挑衅激将,也能不为所动。就像韩信那样,遭受胯下之辱也不逞一时之勇,这才是真正的大勇。判断是否为君子之勇,只有一个衡量标准,那就是是否符合道义。明白了这一点,我们遇事就要多考虑,看这件事是否符合道义,符合道义了再去做,而不要逞小人之勇。
今天的诵读到此结束,下课!祝大家周末愉快!
点评:
一如既往的好[强][强][强][强][强]原文熟烂于心,译文通达准确,解文入木三分[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诵读路上的标兵!
行云流水!
与智者同行,你会走得更远;与高人为伍,你会登上巅峰。大家是我诵读路上的榜样!
你的每次诵读都如春风拂我的心田;如阳光温暖我的心间,一切都纯净美好!
勇有义的约束方为正![强][强]如兰般优雅知性,诵读还是那班利利落落干干脆脆有深度有温度!
干脆利落,有滋有味!
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悦耳!
你的诵读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