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要么是“生产者”,要么是“消费者”。由于我们天生自带消费属性,而真正的生产者只占人群的少数,所以我们绝大多数只是“消费者”与“生产参与者”。
我们的教育系统不是为了培养生产者
然而,我们的应试教育系统却不以培养生产组织者为目标,只是以培养生产参与者为目标,天生缺失应用与创造教育。另外,我们的教育系统还存在着学习体制漫长的问题,导致学习与应用、创造脱钩。
一个专长只能胜任一个系统中的某个或者某几个岗位,只有通才可以胜任组织工作。生产者不仅需要专长,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统筹能力和协调能力。所以从一开始就把我们自己定位为生产者,熟练应该学练用造四过程。
生产者靠的是学习
如果我们“”以终为始“”进行思考,一开始就应该以“生产者”为学习目标,就有效的激发学习热情与动力。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以“生产者”为目标,那么所有的学习与工作最后受益者都是自己,干啥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大脑,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更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定位为生产者,终其一生都不担心失业。真正合格的生产者是不会有中年危机的,只能是人生后半场的优胜者。
生产就是最简单的商业模式
天下有效的商业模型都是简单的,就是收入-成本=利润,不断增长的利润就是判断依据。随着时代进步,暴力的价值在下降,智力的价值还不在不断提升。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生产不以土地、人力为核心,更多的是依靠财力、智力等知识为核心。未来学习者越来越容易成为生产者,企业的利润也越来越多的来源于智力。正如中美之间的竞争未来更大可能来是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现在就可以用在家庭教育中的技能:
-
学习是获得生产能力的唯一来源。要想获得生产能力,只能通过学习。要想让小孩从小见识生产者是如何工作的,就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生产者。生产者最重要的技能是试错技能。
-
生产的定位只能靠父母“灌输”,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生产的观念。可以先从复述开始,复述是最基础、最自然、且零成本的生产。等大一点小学后就可以看财报,因为金融市场的财报是最直接的生产资料来源。
-
千万不要告诉孩子——“好好学习以后有好工作”。这个是最可怕的老观念,学习不是为了找工作,学习不是为了还本,学习是让自己成为一个生产者的必由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