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简友说:我婆婆不干涉我们花钱部分,当然扔的都是我们自己花的自己的钱,只是花错了。她觉得我能扔掉,挺好的。老人不让扔,就是心疼钱吧心疼东西吧。反正都买了,钱在扔之前已经浪费完了,阻止扔,也无法挽回了。还不如在扔的过程中,更珍惜东西,少买东西。可能老人想不到这。
在老人家看不见的时候偷偷扔吧,别和她正面面对。咱们只负责扔完后,用效果取悦自己,影响别人。尽量不在过程中主动受阻。
扔了很久的东西,我觉得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爱怎么扔怎么扔,公用的,或者是其他人的物品还是要征得同意。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
毕竟能理解我们的,还是少数人。能理解我们,我们珍惜,不理解我们,我们回避。用时间改善一切。否则,我们永远得不到我们想要的。
家庭物品反思:
(1)收纳纸盒之类的,包括收纳物品的收纳神器才是家里最需要极简断舍离去掉的。往往把家里的这类物品清理出自己的生活之后,我们的物品到底需要还是不需要就变得一目了然和必须面对的,而不是总是收纳在一起,等到哪一天再整理。那样的一天是不会到来的。
(2)当我们目前住在租的房子里或者公共空间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极简断舍离,不能因为在心里上认为目前的居住是租的或者不是自己的房子而产生懒惰心里。网上曾经流行一句话: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如果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没能及时意识到我们更需要极简自己的生活,毕竟空间更小,甚至更公共了。人的心里都有一种成长,如果我们最开始不能养成习惯,那么就算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大房子,那么我们也不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么像我们想要中的样子。因为我们自己自身的行为习惯和行动意识还没成为我们想要的,那么我们的行动就更不可能了。思想往往先于行动,指导着行动,最终化为结果。
(3)在我对家里物品进行扔的过程里,我不停的反思,当初买的原因是为什么,如今这些物品是让我更加幸福还是更加烦恼。物品自身没什么好坏,甚至说没什么感情,但是让我们不愿放手是在最初的的时候我们赋予了感情,甚至在舍弃的时候赋予了我们太多的寄托和回忆。那样情感的倾注让我们在很多瞬间沦为了物品的主人。我们不再是物品的主人,也没有办法自己对物品进行整理。我们沦陷在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情感漩涡里!
(4)人生每一天都会有很多情感产生,甚至每一天都有回忆留下,若不能及时清理这些,我们的大脑还有多累。同理可推到物品方面,毕竟精神是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而忘却,但是物品是实质性的,若不是整理那么绝对不可能从自己的生活里离开。毕竟物品自己没有长脚,自己就会离开我们家里!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东西经常找不到,我妈妈就会说,难道东西自己长腿跑了?我以前虽然也收拾自己房间,但是没有学会断舍离,最终还是让自己心更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