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970190/0202394fa86ccf45.jpg)
我想我大概是这样一种人,会选择日子过得散漫一阵,闲适舒服久了,便会惶恐,心里会惴惴不安。
害怕跟前面一直狂奔的人相比,自己已经拉下了太远的距离,清醒的时候,就想着要缩短这无形但存在着的距离,人与人的阶级是存在的,距离也是显而易见的。
每次做实事的时候自己内心就会觉得充盈,会想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会鼓励自己说,当你觉得晚的时候,其实时候刚刚好,未来还是可以尽数掌握在自己手里。
自己大概是个阶段性上进型人格,一段时间懒散,放空自己,不去思索前进的方式,完全置身于电视剧电影的消遣里,这样过一段日子,又会非常想摸摸书。名著,小说都可以,看的进去就行,会有启发的更好。
这样消极积极的日子周而复始,循环而过,不厌其烦。
最近我有了开长篇小说的想法,身边在写着的小伙伴也一直鼓励我可以开始看看。
但是我感觉现在自己短篇还没写出什么头绪,长篇一个故事几百万字的,我研究了下,细致的动作,神态,环境描写占很大的篇幅,故事悬念迭生,人设不走偏,这样轮下来,几百万字就能出来。
是有了比短篇,每篇文章大致思路都需要重新想,节省了这方面脑细胞,但是开长篇真的要对生活有着细致的观察和一些生活常识,而我缺的就是这个,大大咧咧的性格,跟同事聊了一上午的天,中午才会发现人家的微信头像已经换掉了,导致这方面的文字功底还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思考记忆的累加,好事儿多磨。
所以短篇,有想法了该写还是要写,长篇可以在心里酝酿,总之,要一直动笔,不要忘记写作这档子事儿。
现在的工作就是编辑,编辑的日常就是看很多文章,看到好的联就系作者看能不能给个授权,我本着使用文章不会标原创,不耽误作者再次推广,会署名,不会删改的原则,也算是行业里的行为风格颇具绅士风度的了。
但也总会遇到十之一二这样的作者,对文章的使用态度模棱两可,但是一直再问这方面有什么说法,心情好的话,我会搭上几句话,“不好意思,算是帮您推广吧,没有稿费。“”要是没有心思的话,我直接选择不再搭话了,保留着问者对这个世界的天真畅想。
都成年人了,醒醒吧,别那么天真,稍微对生活付出一点,就觉得应该有回报。
也许你默默无闻中了几年的果树,都没有结果,但是种树的时候自己是享受这个过程的,无忧无虑的,那一切都值得。
在给小树苗浇水施肥付出的时候,你也是一心盼着它好,不会单为了未来它会为你带来什么而去做这件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20多岁,在这最需要我们付出的年纪,别守株待兔,虚度光阴,坐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