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之间(一)

作者: 红笺h | 来源:发表于2020-07-04 18:28 被阅读0次

喜欢云南,是从父亲给我订的《读者》上,一篇描写泸沽湖的散文开始,读那篇文章时我还是个中学生,而今,作者已记不起了。泸沽湖是川滇共辖之水,湖东属四川,湖西部却在云南境内,湖岸风光旖旎,还有奇特的摩梭阿夏。那篇文字的无穷魅力沁润心灵,我喜欢上了西南边垂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从绚丽的风景,到炫目的文化。

我带着小蜗牛从昆明池来到洱海边,让她领略高原湖的妩媚秀丽,更想让她听听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动人故事。

我们投宿在洱海南端山麓, 这里曾是金庸和古龙笔下的江湖,是武林高手快意恩仇、扬名立万的地方。投宿幢客栈背靠的这座矮山,我在史籍中偶有读到,是唐代南诏王的养鹿场。在这里,毎走一步都是踏在历史的河流里。

终于见到了洱海,这本来就是高原淡水湖,是绵延百里的苍山十九峰之涧的十八道山溪顺势汇入之水,可云南人却偏偏把这片湖叫做海,也许有更深的渊源。

在古代文献中,大理称为叶榆,洱海称作叶榆泽,因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在甲骨文中,“夷”字从人从弓,意思为狩猎为生的民族。“蛮”字从“虫”,意思是采食虫鱼的民族。古时的中原人都带有蔑视地把边疆落后地区的民族称为“蛮”或“夷”。

洱海附近的渔民是我国唯一的高原渔民,他们是在古代多被称为“南蛮”和“西南夷”的后代。这苍洱之水源源流淌,蕴藏着世代延绵的美丽传奇。

僰族在少数民族中经济文化发展最高,所以以“僰”字从“人”,千古之谜的“僰人悬棺”就已有两三千年。先秦时期,僰人早在川、滇、黔三省邻接处生活。

战国末年,即秦献公时,秦朝势力迅速扩张,进行大规模征战,社会极不稳定,而云南地势险峻复杂多样,为了远离残酷的争战,中原和西北等各地的部族纷纷躲避到这里,大量僰人也是在这样的动荡环境下流散迁徙入滇。

李冰任蜀郡太守时,除修都江堰外,还修了另一个伟大但不为人知的工程,前250年,李冰用“积薪烧岩”的办法凿通了“僰道”,连通蜀与滇,使中原王朝的势力开始向遥远的西南延伸。

秦统一后,在“僰道”的基础上,修筑了著名的“五尺道”, 并在西南夷诸国设置了一些官吏。许多汉人经蜀地流入今大理洱海、巍山一带,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混居,促进了中原与滇地的商贾往来。

早在公元前4世纪,蜀商从成都出发,经青衣(名山),台登(冕宁),邛都(西昌),渡金沙江入叶榆(大理),再与叶榆商人用马帮驮货物经滇越(腾冲),到密支那(缅甸北部)进行交易。甚至有的商人到达密支那后直接前往印度,再转运至大夏(今阿富汗地区)。

这是中国出现最早的“南方丝绸之路”。

洱海在史册最早的记载,是汉代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这部史籍记述战国时期前339年至汉代前109年西南夷被纳入汉朝版图的主要历史。

元狩元年,前122年,博万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向汉武帝汇报情况后,说他在大夏国看到蜀布和邛竹杖,经了解,这些蜀布和邛竹杖是大夏商贩从印度运来的,而这些蜀布等货物是商人从四川经云南到印度的“蜀身毒道”贩运过来。他进言:“从‘蜀身毒道’往大夏,道路近便,有利无害。”

根据张骞的汇报,汉武帝意识到寻找“蜀身毒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他派出几支队伍从成都出发,到青海南、西藏东和云南境内,寻求通往印度的交通线。但几路使者走到边界都被当地少数民族阻挠,未能前行而折返,好在到达云南滇池地区的使者王然于、吕越人等有了不小的收获。

滇池地区有个古滇王国,是僰族延续下来的一支,此时滇王为尝羌,他虽对汉王朝一无所知,但还是热情设宴接待了来自汉王朝的使者王然于等人。

滇王尝羌告诉使者,从滇国往西去印度,这要经过大理、巍山、保昌,要渡过澜沧江和怒江,再翻越险峻的高黎汞山才能到达缅甸,而途中必经过强悍的昆明族部落,这支部落就在洱海地区逐水而居,在苍山脚下游牧为业。

尝羌王还派出十多批人马,协助王然于等西行探路,至洱海地区果然遭到了昆明族人袭击,往返几次终不得通行,最后放弃。王然于回到长安后极尽描述西南滇国是富庶之地,应让其归附汉王朝。热衷于开疆拓土的汉武帝开始了征伐西南的计划。

根据汉使了解到滇地士兵多熟习水战的信息,前120年,汉武帝征调人力在长安西南开挖一个40里的人工湖,名“昆明池”,开始训练水军,准备征讨洱海地区的昆明族,这就是“汉习楼船”的典故。

两年后南越造反,汉武帝出兵攻伐兼并了南越。前109年,汉武帝发兵大举进攻西南,征服巴蜀,灭了西南其他小国,直逼滇池地区,滇王尝羌知弱小滇国无法与大汉对抗,只好归降,并进京朝觐汉武帝。

汉王朝开始在西南地区设郡置吏,滇地设益州郡,辖24县,包括今洱海等西南大部分地区。汉武帝赐“滇王金印”,继续让滇王统治当地人民。汉武帝又向西南地区移民垦荒,汉朝确定了对西南的统治(1956年11月,考古队在滇池附近的晋城石寨山考古发掘出长2.4厘米,高1.8厘米,重90克,汉篆“滇王之印”的小小金印,证实了古代文献记载的滇国的存在)。

在中原王朝的权威及中原文化的浸润融合下,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继率55万余人归顺东汉王朝  东汉明帝将其地划为哀牢县、博南县,又把大理、巍山等西部6个县从原益州郡分离出来,共8个县设为永昌郡,辖189万人,在东汉位居第二。

三国鼎立成雏形于208年,两年后,刘备入蜀,占益州等郡,原南中各郡归为管辖。223年,刘备死,诸葛亮辅政刘禅,孟获起兵反叛。225年,诸葛亮出兵南征,用攻心策七擒七纵孟获直至心诚降服,于是有了“七擒孟获”的典故。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因族举措”,整顿政治,调整郡县辖管制。把益州郡改为建宁、云南、永昌等七郡。起用少数民族首领,提拔少数民族人才到蜀汉政权中委任要职。对洱海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以夷制夷”的政策,团结当地大姓。诸葛亮改善民族关系,稳定了蜀汉在南中及周边地区的统治。直到蜀汉灭亡,南中地区各少数族从没有反对过蜀汉政权。

历史走到了两晋南北朝,两晋朝廷对南中地区的统治不再釆取蜀汉的怀柔政策,官吏对当地少数民族大肆剥削压榨,导致西南的阶级矛盾及民族矛盾不断恶化,各部族的反叛接二连三,南中大姓爨氏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339年前后,东晋成帝时期,南中大姓只有以爨、孟、霍代表的三姓力量了。在相互兼并争夺之下,爨氏部族登上历史舞台,独霸一方。

南北朝时,爨氏部族只是名义上接受中原王朝的管辖,实际上内地势力根本无法深入其中。爨氏部族不仅把持着当时云南的经济、文化,在政治上势力也是较大,益州郡的地方官吏也得罪不起他们。爨氏部族建立起世袭统治,约有400年之久。

独特的地理位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导致了民族间不断地融合和分化,此后,爨人统治地区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爨是白蛮,多居于平原坝区,从事农业,后来发展为今天的白族。东爨为乌蛮,多居住在山间林谷,从事畜牧业,后来发展为今天的彝族。

自魏灭蜀后,两晋至隋朝年间,各代朝廷的统治中心都在中原地区,西南地区被视为烟瘴弥漫,野兽出没的边陲蛮荒之地,是个无足轻重的地方,朝廷经略都相对短暂,造成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程度上自耕自足、各自为政,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此时,滇地东部的爨氏势力逐渐衰落,而西面洱海一带乌蛮和白蛮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苍洱地区以乌蛮和白蛮为主的蒙舍诏等六诏相继崛起。

此时,洱海没有波澜,静静地横卧在眼前,远处隐隐出现的群山,空阔而寂寥,我因高原反应不能上山,只能在洱海边兴叹,在遗憾中追忆深藏在洱海里的传说。


相关文章

  • 苍洱之间(一)

    喜欢云南,是从父亲给我订的《读者》上,一篇描写泸沽湖的散文开始,读那篇文章时我还是个中学生,而今,作者已记不起了。...

  • 苍洱之间

    高原七月 冷雨带着太阳 在苍山洱海间 摆开风和光的拉锯 忽而是雨忽而晴天 不吝疲倦...... 咫尺苍山 松柏青俊...

  • 苍洱之间

    第一次关注这个城市,还是听了郝云的《去大理》。那时我大学毕业不久,工作辞了,前途无着,白天穿梭于人才市场,晚上躲在...

  • 苍洱——山水之间

    我来自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跨过一条街或一条河那里就是缅甸。从小就听说大理很美并且向往着自己能够去一次,当我真的去到...

  • 苍洱之间(二)

    旅游大理,是近年来的一种时尚,这里有白云缭绕的雪峰,百花盛开的山谷,鸟儿欢唱的森林;这里溪泉流淌,星月朗照,是除川...

  • 苍洱之间——大理游记3

    大理第三天迎来bikego之旅。在微博上无意发现有人推荐,很有创意的一家1日悠游。本来预定的是Smart车团,由领...

  • 苍洱之间——大理游记2

    烟花4月踏上了大理之旅,初到大理稍作休息就去了每个攻略必提的古城。古城的行程和心情记录昨天已经分享文字版。今天写下...

  • 【书趣文丛:第3辑】04、苍洱之间[www.rejoiceblo

    下载地址:【书趣文丛:第3辑】04、苍洱之间[www.rejoiceblog.com].pdf

  • 苍洱观

    爽风疾过面 微目赏白云 忽逢青山一片绿 山云轮廓明

  • 朦胧苍洱

    文|暮雪丁香 一连数日的雨,将整个世界都笼了起来。洱海遗失往日的澄澈,海心茫茫,烟青天色,一片暗淡,海与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苍洱之间(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xp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