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优秀老师成长园地
什么是未来教育的要领?“器识”为先,AI无法替代人的优势

什么是未来教育的要领?“器识”为先,AI无法替代人的优势

作者: 奇码学院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09:14 被阅读0次

    ​5月31日,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斯坦福大学第10任校长约翰·汉尼斯(《要领》作者),清华经管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杨斌教授,以及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以跨洋连线的方式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什么才是未来教育的要领”的高峰对话。

    这是一场精彩的讨论,让我们了解了未来应培育什么样的人、怎么培育人,未来教育该有什么样子……许多观点能能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启发:人的器识,人的学习能力,人的品质,人对AI的优势,等等。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大教育家们的看法。

    (以下内容来源自《要领》作者约翰·汉尼斯与朱永新教授的分享)

    一、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这句话并非任正非原创,但是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教育是投入最少,但产出最高、最有效益,同时也最值得投入的投资。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教育有广度国家才有力量

    教育的广度,实际上就是教育的普及程度。从近代的历史来看,几乎所有发展最快的国家,在成长最快的时候都是教育普及最好的时候,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表,所以一个国家教育的普及程度越高,人均创造力就越强,那么紧接着基本的读写算能力以及基本的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也会越强。

    第二:教育有高度国家才有境界

    教育仅仅有广度还是不够的,因为那仅仅是把知识进行了传输。 就像汉尼斯教授讲的,教育必须从T型结构来塑造,我觉得他所说的T上面的一横,其实与人的情怀、人的理想和人的合作精神更加有关,我把它理解为教育的高度,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是培养书呆子或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仅拥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精进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只有具有情怀、道德感和良好的合作精神,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这样国家才能有境界。一个国家,需要有一批有良知、有境界、有价值感、有信仰的人。

    第三:教育有活力国家才有创新

    这是说仅仅有广度、有高度还不足够,还得有活力。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教育怎么把每个人的内在能量激活、把每个人的潜能充分挖掘和张扬。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活力,我们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所有的人,那么只有最高分的状元才能去清华读书,但这样招到的其实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学生。就像斯坦福大学招的也不一定就是状元。

    那么标准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其实就是“独特性”,“独特性”是评价教育非常重要的标准。我们的教育是补短,就是用清华、北大、斯坦福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人。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那么90%以上的人是达不到要求的,而达不到要求就会被认定为是失败。我将这一类学生称为“陪读生”,陪着那些能上清华的人在读书,最终因考不上清华,就觉得自己很失败。但好的教育不应该是这样,好的教育应该是每个人的能量都能被激发出来、调动起来,应是扬长而不是补短。 

    扬长的教育和补短的教育是两种教育的方法论,或者说是两种教育的价值观,我觉得有活力的教育就在于要把每个人的创造性结合起来,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做到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内在能力,这是一个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标志。

    我们一直认为人是天生有好奇心的,人是天生有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的,没有谁生下来就讨厌学习。我们在人生最初的时期,是发现这个世界最快的时期、是大脑的突触形成最快的时期。人类和其他动物相比,天生的本能还是要比其他动物少很多,大部分东西都是后天学习。所以教育只要能满足人追求探索、好奇的天性,并不断地激发,那么人就能够不断的成长,终有一日成为最好的自己。 

    现在学校的教育体系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是生产批量人才,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人。在我去年写《未来学校》时,我设计了一套我认为比较有活力的教育体系,旨在打破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强调“个性”——教育或者未来的教育强调的是“个性”。

    一个国家怎么样才能有真正的创新,我觉得是需要教育更有活力,因此我的首要观点就是“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如果我们在教育上既重视了广度、高度,同时也重视活力,那么这样的国家它一定有更美好的未来。 

    二、未来需要的三种人才

    01  第一种人才:T型人才

    英文字母中的“T”由一条横线和一条竖线组成。竖线代表深度,代表在一个领域内的专业技术与能力。横线代表合作的能力,代表与其他领域的人才进行合作的能力,代表思考大事的能力,代表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02  第二种人才:拥有”创新自信“的人才

    创新自信意味着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勇气;意味着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的意愿;也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一个问题或者困难的意愿。

    03  第三种人才:终身学习者

    成为终身学习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拥有探索和掌握新兴领域的能力,意味着不断进化。

    三、好的教育靠谁来创造?最重要的人是校长!

    塑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教育,我们就应该去研究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靠谁来创造?最重要的人物是校长。约翰·汉尼斯用自己做校长的真实经验来告诉我们其中的缘由。这本书不仅仅是为大学校长而写,也是写给中小学校长的。

    第一: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更需要谦逊的品质。

    汉尼斯在书中第一个谈到领导力品质的就是——谦逊。

    谦逊,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做到很不容易。为什么?因为你是校长,是领导者,你很难把自己放在跟老师和学生同等的位置上,你觉得自己比他们高明,“我说你听”,所以就很难跟别人去沟通。但其实校长是老师的老师,他更需要谦逊。教育是一个共同体,它不是靠校长一个人去包打天下的。

    第二:校长终身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榜样。

    汉尼斯在书的最后,谈到了终身学习,其实这也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因为未来的教育方式不是像现在这样学习和工作是截然分开的,学习-工作-学习阶段式交替会是一个未来教育的新方向。这样的好处就是,它更会激发一个人内在学习的愿望。

    教育其实就在于能够不断地去帮助一个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那么,作为一个校长来说,只有他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调动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调动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一个榜样的历程。

    四、器识为先,AI无法替代人的优势

    未来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增长人的器识(器量与见识)。AI也好,其他技术也好,都无法替代人的优势。教育要想面向未来,就要更加回归“本来”,也就是器识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性,以及教与育的完整与平衡。

    谈到技术与未来教育,教育工作者就会思考,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会对教育带来怎样的挑战?AlphaGo的胜利,奇点理论的热议,着实让学生和他们的父母们焦虑起来——尽管才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未来才不会被人工智能碾压、打败、替代;或者转化为一个给教育者的问题是——更一般地,教育者要在受教育的人身上培植怎样的本领、特征,才更能适应未来甚至引领未来。

    其实,机器答对的考题多,只不过说明考卷考察的仍是知识而非器识。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说过,他并不担心机器变得像人,更担心的是人变得像机器。我加个“让”字把问题重新提一下,不管现在或未来,是否“让人变得像机器”,社会中的每个组织和个体都该反思,但是教育首当其冲。要让人不机器化、不异化的要领同样是:器识为先。

    写在最后

    未来教育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吗?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与图景。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将掀起中国教育的一场变革:未来教师“能者为师”;“文凭至上”变为“课程为王”;未来家庭教育强势归来,更多的孩子将接受人工智能与少儿编程普及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成为未来真正所需要的教育者!而少儿编程学习成长之路,我们一直与你相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未来教育的要领?“器识”为先,AI无法替代人的优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ha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