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突然间想到自己已枉活了近四十年。如果四十岁是个节点(或许是我盼望着它是个节点),那我已经成功存世了四十年。
四十年的记忆零零碎碎,如家里那把斑驳了红锈的铁壶,画面不甚清楚却似乎还倾注了什么。
数字如果也能拿来做祭奠的形式,那么那样一个我,活够本了。当晚零点之后,我就死了。
人来了非我愿,死了能如我愿,将是一件比自己能给自己办葬礼还要圆满的事。我欣喜地将自己在公元2019年5月26日,悄无声息地“死”掉了。
从今往后的每一天,我都不再是我。而是一具穿着这位女士躯壳行走的拥有自由灵魂的人。
一说起灵魂,很多人便立刻产生恐惧,怕我会念叨出什么玄之又玄的东西来吓唬人。其实,我只是想借用这个词而已,因为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定义,死了之后,还可以继续摆弄着这具躯体行住坐卧的神识。
你的恐惧的诱因,要么是不熟悉,要么是怕被二次伤害。为了清扫掉你的恐惧感,接下来请你来认识这个新的“我”。
新的我,还在继续着死去那个我的日常。要说变化,应该叫“身体的旁观者”更为准确。
早起闹铃响了,以前的我在想:“唉!又要上班去了!困死了!”现在的我在说:“嗳,起床了,看看今天能帮到几个人啊?”
夜半女儿发烧,以前的我抱着她,整夜不敢睡,直到孩子退了烧。如今也是抱着孩子,也是给她喂药,只是在想:“嗳?你闺女病了,我在替你照看她。”
以前别人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能心塞好几天。前段时间被一同事莫名其妙骂了四十分钟,我依然面不改色,笑脸相迎,就跟说的不是自己似的。
因为新买的电车子出现故障,家人很生气,叫我去讨个公道。虽然没有怒,但我要求自己得表演得像普通人一样,对此事非常愤怒。观看着自己与别人说狠话,内里窃喜会演戏了。
新的我,更侧重于如何让自己平心静气?如何让自己泰然处之?如何让自己如如不动?
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我,我都已是故人。即使被聪明的你发现我已换人,就当是在评价这个新的我,那也没关系。
新的这个我只是来做事的“机器”,评价它有什么用?
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己,是做一个完美的人的至高追求。若“我”真能完全死去,而留下庄子所言的“真宰”在世上,那也是件幸运的事。
我所理解的“无己”,是从这四方面来“无”的。
其一,不再给任何东西贴“我的”标签。
小我常常给自己划定一个界限,圈以内的都是我的,圈以内的部分都不容侵犯。
比如房子是我的,车子是我的,孩子是我的,丈夫是我的,银行卡是我的,工作是我的……有了“我的”标签之后,对贴了标签的东西会去竭力保护。
其实,小我贴上标签的东西,哪一件也不属于自己。
我出现前,他们就存在;我在与不在,他们也都在;我消失后,他们还存在。怎么就是“我的”呢?
其二,不再困宥于小我的界限。
小我产生后,就有了私心与分别心。私心,就是对我界限内的东西区别对待,而对不属于我界限内的事物,产生了分别心。
小我,让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而反嘲别人家的孩子;小我,让人们喜欢自己的装扮方式,对与自己着装方式差异大的人,心生反感;小我,让人们执着于己见,而反驳别人的知见;小我,让人们心疼自己的老人,而对街上行乞的老人无半丝悲悯;小我,让人们产生了嫉妒心,嗔恨心,傲慢心。
越固执,越愚蠢;越画地为牢,越自私。
无己,就是要有一颗“及人之老,及人之幼”的服务大众心。
其三,拓展自己看问题的角度。
无己时,常有“旁观者”的角度。
有句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才能清醒地看到事物的多个面,如同站在圆心的人看圆上发生的事情。
而有我的人,常常站在圆上,我以外就是非,我同侧即为是。
《大学》中讲:“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我们的情绪会由小我的喜好而左右,常常因为小我的喜欢而看不到其缺点,也会因为小我的厌恶而找不到其优点。是小我让我们变得狭隘了。
其四,哪里是我?哪里有我?
百骸是我?还是九窍是我?亦或六脏中有我?
成龙曾拍一部影片,名为《W ho am I ?》我们也不妨问问自己:我是谁?
百骸如果是我,那缺了胳膊少了腿的人,我不就跟着缺了?
九窍如果是我,那我在耳朵上还是在嘴巴上,抑或在鼻孔里眼睛中?如果我在耳朵上,为什么我可以听着音乐同时吃东西看书?一个我怎么变成多个了?
六脏如果有我,那我胃疼时为什么胳膊不疼?腿不疼?
魂魄是我更不具说服力了?拿你的魂魄来给我看看?拿不出来吧?那就是我是看不到的?既然看不到,读我文章的又是谁啊?
以上四点就是我对“无己”的理解。
所以,“我”已死去,你看到这段文字也不是“我”写的。
角度不同,各人理解也不同。但愿我们都能以“无己”心来成就自己为“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