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语言是自身土壤里开出的花

作者: 泡泡熊popo | 来源:发表于2017-04-03 16:42 被阅读386次
    题图,来源pixabay

    始终觉得,读译文好比隔着一层厚厚的纱,朦朦胧胧,无法触碰到它的美。只可隔水相望,偶一下子,飘过一阵风,隐约揭开了真面目,刹那被惊艳到。而再往下读,原有的感觉又回来了,像在洒满小石子的小道上走,总不那么自在。

    译文能做到传达准确含义、叙述故事情节和传播观念。至于那些微妙的情感起伏、只可意会的语境、留白的想象,水平再精妙的译者,也难以完整呈现。

    译文更像是译者的二次创作,使用的,仍是他们熟悉的本土语言。同样的,对读者来说,所品尝到的,仍是同一种熟悉的味道。而多出的生涩磕碰之感,也就是对另一种语言的水土不服罢。

    一个作家用自己的本土语言写作,方得原滋原味。朝夕相伴,浸润数十年,可不顺风顺水,拿捏得当么。对读者也是如此,读来酣畅惬意,大多也是因阅读同一语言,而得来的妙趣。

    近日读书,正巧看到了不同作家在谈论语言,各有各的观点,觉得有趣,拿来整理一下。

    1

    王安忆在《小说课堂》一书中谈到中国文化的材质,

    我对中国文化的不满之处,在于它材质的脆弱。中国艺术使用得较多的材料,如土、木、陶瓷、给人的感觉都是相当脆弱的。在绘画方面,我们所用的宣纸,相对于西方油画所使用的帆布,也显得不够结实。

    但这些脆弱的或者附水而逝的艺术材质之中,却有一样是例外的,那就是中国的文字。我常常庆幸自己能够使用这样一种坚实而富有弹性的材料。

    她举例,曾在马来西亚看到他们的廊柱、匾额和门楣上铭画着汉字,比如“坚贞”、“金谷”,那里的华人早已不会说中国话,也不识中国字,仅仅把它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图案保存了下来。

    事物的外形结构不严,也许它就容易散失,很难保存下来。而汉字恰恰有着坚固的外形,这坚固来源于结构的平衡、和谐与完整。

    王安忆还提到了白先勇在谈《牡丹亭》时,说到中国文字,比如“情”。

    什么是情?情不知从何起,一往而深。这个字在英语中找不到准确的对应,它不是爱,也不是恩。

    也许这就是汉字的独特之处,它是那么的主观,那么的模糊,仿佛是可以洇染开,因而也有着不断蔓延的可能。

    中国的文字是可俗、可雅、可屈、可伸、可简、可繁、可华、可朴、易于保存和携带,所以就很耐用,可流传很久很久。

    2

    汪曾祺在一篇文章中谈及自己并不重视小说结构,

    我对结构的原则是:随便。我不太喜欢结构痕迹太露的小说。我倾向“为文无法”,既无定法。

    我很向往苏轼所说的: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却自言“过分重视语言”。它是作者的一面镜子,无法矫饰,无所遁形。

    我很重视语言,也许过分重视了。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探索一个作者气质、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态度,不是理念),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沉浸在作者的语言里。

    语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句子,而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字,看来参差不齐,但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好的语言正当如此。

    他的比喻也是灵动,

    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枝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一篇作品的语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

    金宇澄的《繁花》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写作,他先是用网名在关注上海本地文化的“弄堂网”发帖,写连载。开头便是,“独上阁楼,最好是夜里,过去的味道,梁朝伟在《阿飞正传》结尾的样子,电灯下面数钞票,数好放进西装内袋,这个片段是最上海,最阁楼的。”

    有位读者特地将这些文字复制到文档里,打印出来,候车时看、飞机上看,“哪怕偶尔离上海很远了,眼里有这些字,觉得跟上海还在一起。”

    在一个采访中,他谈到,这本书前前后后修改了20多遍,着重是在语言处理上。

    中国的文化很复杂。用上海的方言写,怎么在纯方言的基础上,过渡到我们南北方的人都能看懂。在过去是没有这种想法的。所以说有人问我是不是继承了张爱玲的,我说,根本没有啊,他们的没有这个语境嘛。

    我们现在的上海话,很边缘了,边缘到你跑到什么场合自己都讲普通话的地步。但这个我们能理解,上海这座城市,2000万人到这个地方,都受了49年之后的普通话教育,几十年,各种精英人群过来,大量的大学生,处于主流的人,可以想象,他们到了上海,怎么能像我们上时代人到一个地方,先学上海话。

    而大量的普通百姓到上海,和我们祖辈一样学上海话。小菜场里卖菜的、装修房子的,送快递的,上海话讲特别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收入的人来,肯定要改动上海话。这种层面上,我非常理解外来人的想法。

    我努力去改动《繁花》的语言,用外地人能接受的方式,请他们进来,到我家里来做客,坐一会儿,看看上海人,绝对不是表面上讲的小男人这么粗浅的东西。很复杂的事情,最好是通过文学,文学就是研究人的嘛,慢慢影响非上海读者。

    上海就像一个金鱼缸,里面的温度、湿度非常好,而且生态好,小鱼小虾都能在里面生活得很好。能挣到钱,又能有很多机会。写作过程中,你若以城市作为主体,必须要找几个点,热闹时髦的、偏远落后的都得写,上海只写石库门是不行的,上只角,下只角,杨浦区,都得写,这样整体感很强。

    外地读者以为上海只是花花世界,结合起来,才真实,贫富悬殊不得了。这与30年代,茅盾、穆时英的描写方式一样。30年代的写法到现在也有意义。这就像生物链,老虎、蚂蚁……都有,光写老虎不对了,还有其他的生物链。

    个性、思想、心境、经历的不同,幻变出千奇万化的语言。写作者埋头研究,乐在其中,读者也借由这个明显的辨识度来挑选出自己的偏爱。

    好的语言是自身土壤里开出的花,朵朵开得新异,妖娆百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红叶竹马:王和汪的观点我认为是非常 有见地的。从写诗的感觉来看,就是这样的。汉字特有的字字对仗之法,字字关联之义,令其灵活性和坚实性俱佳。而且形象也美。诗的文本更是一个整体。
        泡泡熊popo:@红叶竹马 是的
      • 彤霜:好的语言是自动链接的美,从心到魂的散发的香。
        泡泡熊popo:@彤霜 对的:relieved:
      • a3907d9bc9f4:👍
        泡泡熊popo:@善生2017 :blush:

      本文标题:好的语言是自身土壤里开出的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ko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