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两篇文章,让我们意识到“小我”的存在以及负面情绪的源头。这里简单总结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
第二类:“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
第一类的产生,是对于未来过于关注而对当下关注不够所引起的;
第二类的产生,是对于过去过于关注而很少关注当下时刻引起的。
实际上,大部分的负面情绪,都是自己与自己较劲。那么,如何走出这个困境呢?

通过臣服,获得力量
如何不和自己较劲,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里给出的建议是:臣服。光看这个词语(直译的原因),容易让人困惑。臣服是不是意味着放弃抗争,听天由命呢?其实不然。
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在当下时刻,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
放弃内心的抗拒,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问题。接受当下的现实,然后采取行动,尽最大的努力从泥沼中摆脱出来。这种行动叫积极的行动,它比产生于愤怒、绝望或挫折的消极行为更具威力。
简而言之,臣服意味着:不抗拒,不消极,接受当下,积极行动。
如何做到内心不抗拒?
首先承认你的内心有抗拒。观察“小我”是如何创造抗拒,如何为你的生活状况、你自己或他人贴标签的。关注“小我”的过程,感受情绪的能量。通过观察抗拒,你将会明白它毫无用处。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无意识的抗拒就会变成有意识。你不可能既有意识又不开心,既有意识又有消极心态。
从承认内心有抗拒,到观察内心的抗拒,再到放下内心的抗拒,这也是积极心态建立的过程。
臣服是不是意味着你要听从别人的摆布呢?当然不是!实际上,只有无意识的人才会企图利用或操控他人,但是也只有无意识的人才会被别人利用或操控。如果你抗拒或反抗别人的无意识行为,你自己也会变得无意识。
你完全可以坚定地对想要控制你的人说“不”,或者离开那个情境,并同时进入内心的完全无抗拒状态。当你对一个人或一个情境说“不”时,让它产生于你对是与非的清楚了解和你的洞见,而不是你的应激反应。让它成为一个非应激反应的“不”,高质量的“不”,一个不带任何消极情绪的“不”,这样它就不会创造更多的痛苦。
当你一脚踩进沼泽时,臣服不是让你任由身体沉陷进沼泽,臣服是让你意识到你的脚已经湿了,搞不好会陷得更深。这时候要做的是专注于一件事,也就是如何让你自己从沼泽里出来。
所以,不抗拒,不消极,接受当下,建立积极的心态。那么,你可以做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