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作者: 王子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7-27 12:14 被阅读0次

喜欢的事,要和喜欢的人一起做。

喜欢的风景,要和喜欢的人一起看。

前天去青海湖,静静地坐在湖边,欣赏着眼前的一切,感受着许久未有过的平静,尽管人很多,有嬉笑,有呐喊。

每个人都在变,你,我,他,都是。

明显的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只喜欢和自认为频率一致的那些可爱的朋友一起谈天说地,走遍世界,说着我们想说的话,踏实,舒服。

昨晚发了一条朋友圈“从心所欲,不逾矩。”

下面评论说:“七十了”,“七老八十了吗?”,也有人说:“愿能耳顺”……

我只回到:“极境而已。”

是的,只是一种境界,无关年龄。

孔夫子的确说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我不是道德家,也不是艺术家,但我依然可以追寻。

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从心所欲”者往往“逾矩”,“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

看似矛盾,我们却要打破这个矛盾。

生活中,有人活得实在潇洒,每天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其余时间呼朋引伴,花天酒地,看似潇洒,实则空虚寂寞。

也有人活的无趣,条条框框太多,且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想要什么。

还有一类人,既有条条框框,也有时间和三五好友花前月下,品茶论足。

无疑,最后一类人的生活最令我们羡慕。

他们有着自己的规则和秩序,尽管这些秩序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压抑、乏味和枯燥,可是对他们来说,这些规则和秩序,会让他们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会在事情来临时减少情绪的发生,进而通过把简单的规则套入到所有的事当中,加以整理归类,然后处理。

对于这类人而言,这是一种生存之道,是一种自我管理,是自动自发的。

在外人看来他们一板一眼,维持秩序和规则,而对他们自己而言,这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避免压力的方法之一。

记得松浦老师也说过:“规则愈多,人生愈简单,就可以活得更轻松。”

这对矛盾,看似有形,却无形。看似无形,却有形。

关键在于,你怎么看,怎么选,怎么做。

当规则和秩序已经成为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然最后,你会脱离这些,从束缚中挣脱,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此自由非彼自由。这里的自由,和从一开始就选择的自由,不可同日而语。

所有的规则和秩序,妙就妙在它的深邃风骨。

循格律而能脱格律,并非易事,不然孔夫子不会到老才做到这种境界。

而我所追寻的,与年龄无关,只是这一境界。

一静一动,一动一静。

原本我们就是不同个体,选择自然不同,而我嘴笨爱偷懒爱清净,又喜随心所欲,如此循格律再适合不过,至于何时能不逾矩,只能交给时间和体悟。

相关文章

  •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有些风景,不去看会后悔

    从心所欲,不逾矩

  • 2020-03-09

    从心所欲——不逾矩

  • 谈谈(六十四)|论自由与强权之主要核心之对立理念

    总体来说,规矩产生快乐。----李率 孔子也说,“不逾矩”,才能够“从心所欲”。原文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吾稍加...

  • 如你所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在70岁达到的人生巅峰,“从心所欲”是大自由,“不逾矩”是不违反规矩、规律、天命...

  • 不要不懂瞎厉害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里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智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这七个字:“从心所欲不逾矩” 何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呢?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篇》,...

  • 该成熟了

    长大了就该成熟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面最高的不是从心所欲,而是不逾矩。在不...

  • 孔子的“规矩”与“自由”——二稿

    孔子曾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的从心所欲不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是真正的自由。不逾矩,也就是不逾越规矩...

  • 论自由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所谓的孔子70岁就已经从心所欲不守规矩的拘束。难道孔子真的做到了从心所欲不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rz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