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们准备下楼做核酸,按照单元下来,做完马上回家……”小区里大喇叭在不停循环地喊着。脱去厚厚冬装换上随意而轻便衣裳的人们,陆陆续续地走出家门来到小广场,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交流安静而有序。
只有几棵红杏不管人间苦与难,依旧欢颜笑春风。它们舒展着腰肢无所顾忌地探出墙头,掠过斑驳空荡的木椅,含苞的花蕾在枝头羞羞答答,粉白的花瓣在风中颤颤巍巍。在这个特殊时期,看到脚下的一颗小草萌发绿意都会暗自惊喜,而这盛开的一树杏花就更让人觉得无比奢侈。
记得三月的长春,疫情来势汹汹,暂停键按下,顿时马路空旷城市安静。本应是春风乍起却迎来了鹅毛大雪 ,很快大地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纷纷扬扬的雪花中,只有那白色的身影在风雪中艰难的挪动脚步,还有雪水中一排排等待核酸检测的长长队伍。
或许“新冠”这两个字在生活中出现的太频繁了,以至于身临其境时,心中已没有了两年前那般慌乱和恐惧,而是多了一些平静习惯和坦然。
随着疫情加重,刚发的出门证还没等用就废了,小区开始严格管控,搭起了蓝色的帐篷,核酸检测也在不同的楼前设点。由于东北亚粮油和海吉星两大蔬菜批发市场突发疫情临时关闭,买菜成了难题。那些平时不愿存储的人家,还有那些不会做饭或靠外卖生活的年轻人就更难过了。
微信群里最热门的话题是抢菜,晒盲盒也成了一种流行,不同群的菜包大同小异,主要品种无非是“圆葱集合,萝卜开会”,但价格都不便宜。而小小梅河口市支援的60元菜包却意外圈粉无数,口碑爆表,一战成名。在买菜困难、菜品单调的情况下,梅河的菜包里还能有冷面和米线,真的令人羡慕。难怪有人把得到梅河菜包当做无比荣幸,称自己“咱也是拥有梅河口菜包的人了”。
在长春封城的前两天,坊间就有小道消息传出。我半信半疑,但还是去市场采购了蔬菜和水果等,那天市场里的人比平时要多,看来封城的消息传到了许多人的耳朵里。我以为疫情最多半个月就会过去,储备的粮草计划着用没有问题。
然而半个月后,疫情不仅没有过去反而更加严重了,于是我也加入了抢菜大军。首先下单了一家联联周边游的水果套餐,说好的第二天送货,但等了四天都没有动静,在线客服联系不上,电话总是在忙钱中,没有办法只好联系在外省的总部,把钱退了回来。
这时社区开始了团菜,但数量有限,我幸运地下了第一单120元的菜包,虽然有点贵,但想想特殊时期有的吃就不错了。没想到商家也意识到价格卖高了,第二天又给补了一包。在冰箱所剩不多时,拥有了两个大菜包,顿时觉得自己像个富翁。
这期间,群里有人开始翻找家中存货,泡干菜、生豆芽 ,还有人把宝贵的葱栽到花盆里,说“要吃到地老天荒”。有样学样,想起小时候在北大荒削土豆栽子,于是把仅有的几个土豆上的芽抠下来栽到花盆里。知道指望不上结果,那就权当种草赏花吧。又学着把家中的黄豆用白醋点成了豆花,做成了豆腐,虽然卖相不佳,但大葱拌豆腐味道也蛮不错。
到了三月底,随着全市重点保供企业恢复线上营业,看到窗外街上送菜的大车多了起来,心中也踏实了许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