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治身以“不药”为药

治身以“不药”为药

作者: 尹成果 | 来源:发表于2023-12-09 09:12 被阅读0次

曾国藩有四条家训。一是“早起”,二是“务农”,三是“疏医”,四是“远巫”。“早起”与“务农”很好理解,不就是不睡懒觉,早起干活吗。可是“疏医”的理念,就让现代人很难接受了。因为绝大部分人,都是年龄越大,和医院的关系越亲密,而且有病还要早发现,早治疗。这不刚好与曾国蕃的“ 疏医”理念背道而驰吗?

对待疾病的态度,从古至今都是两种观点。一种是依靠医药治病,一种是像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样,靠自身的免疫功能使疾病痊愈。就连曾氏家族内部,也是两种观念并存。

同治元年,曾国藩九弟生病。他给家人写信说,“吾不以季弟病之易发为虑。而以季弟好轻下药为虑。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意思是说,我不以季弟的病容易发而忧虑,而是以季弟喜欢轻率下药而忧虑,我在外面日子久了,阅历也多了,经常劝别人以不吃药为上策。

他还举例说,前些日子,一个叫吴彤云的人,病情很严重,已经14天不沾水米,家人都准备料理后事。可我还是劝他不吃药。他坚持11天之后,痢疾减轻了十分之四,呕逆等证减轻了十分之七八……

曾公又说,五月末,希庵病得极重,我又写信告诉他,“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希庵停药一个多月,症状减轻,咳嗽停止。

以上两个人都是不吃药,受到了明显效果。曾国藩说,“季弟信药太过,自信以太深。故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望季曲从之,沅力劝之,至要至嘱。”意思是说,季弟过分迷信药物,自信也太深,所以我忧虑不在于病,而在于吃药,现谆谆嘱咐,以不吃药为鉴,希望季弟同意,沅弟劝阻,帮助季弟尽快恢复健康。

我与我的家人,历来崇尚自然疗法。也就是曾公所说的,“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并十分赞成自然疗法中所倡导的,用增强自身免疫功能的方法治愈疾病。并坚持养生老师们所说的,“简单动作重复做,重复动作坚持做”的主张。

最近几年,我与我的家人坚持泡脚按摩推肚子,受益匪浅。我老伴病了这么多年,光看病吃药花了近十万块钱,病不光没治好,反而聋子治成了哑巴。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在医院做了手术。可是病灶切除以后,症状依然如故。老伴儿略带悔意的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白白挨了一刀。”

手术之后我们没有放化疗,也没有吃药。而是以“不药为药”。坚持用按摩,泡脚,推肚子的方法进行调理。老伴说与去年同期相比,感到轻松多了。这说明病真的不是吃药治好的,而是在家养好的。从而也证明了病是“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是千真万确的。

相关文章

  • 中药--食文化的延伸

    近代大儒曾国藩告诫友人: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在给其九弟的信中还颇举了几个不药的例子以证实有效,...

  • 养生的最高境界

    清末名臣曾国藩曾曰:“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养心在于自在宽容,即“广...

  • 好心态决定好命运

    清末名臣曾国藩曾曰:“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养心在于自在宽容,即“广...

  • 2022-07-07

    曾国藩曾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人生的状态起伏和外部环境有关系,但最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心态...

  • 以不药二字治身

    原文:尔体甚弱,咳吐咸痰,吾尤以为虑,然总不宜服药。药能活人,亦能害人。 翻译:如果身体虚弱,常常咳嗽,还多痰,为...

  • 有特殊疗效的中草药(单味)

    有特殊疗效的中草药(单味) 白芷:为治疗阳明头痛的要药。 辛夷:为治疗鼻渊的要药。 柴胡: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为治...

  • 生熟地当归

    当归与熟地黄 二药均能补血,常相须为用以治血虚诸证。但当归补血行血,调经止痛为妇科调经要药,可用于血虚血寒诸证,以...

  • 各种病症对应首选药物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

  • 安发国际”甘诺宝力”:以天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食疗”是医家之首选,早在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为医者,当洞察病原,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 中药考研必考点总结:(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治身以“不药”为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te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