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宝典婚姻育儿
一笑解千愁,再笑了烦忧

一笑解千愁,再笑了烦忧

作者: ad3b97758b76 | 来源:发表于2018-12-10 19:38 被阅读55次

              身处尘寰修喜乐之心,信步红尘育嬉笑之能


    前几天无意中重温了鬼才黄霑谱写的《沧海一声笑》。我仍旧像多年前那样被悠扬的乐曲所感动。然而此时聆听,却多了几分对歌词的领悟。如诗般的歌词飘逸着一种看尽浮华后的洒脱,又隐隐流露出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态。

    在此收听歌曲:https://mp.weixin.qq.com/s/v_ZICTpxeV600wIooZ5vKA

    然而,待我们看尽世间浮华、参透人生后才能获取这一份超然物外的潇洒,我们能享受此怡然心态的日子也许已不多了。常言道“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承载着多少世俗烦忧啊!

    估计茫茫苦海中的众生已喝了大量鸡汤,那些“要看淡名利得失、追求内心平和与充盈”等的文章也能背出好几篇吧。诚然,改变你的人生观的确能解生活之痛,但正如一位来向我倾诉的读者所说:“读了那些文章,觉得句句是理,很想照着做。道理嘛,心里都明白了,可一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办不到啊。”况且,世人如果都没有了欲望、追求和梦想,世界也就会停滞不前了。

    佛家有“入世修行”一说。我在心理辅导中借用了这一理念。“入世心理修行”在心理辅导中的运用为:给被辅导者布置心理训练项目,让其在日常生活中修炼,以助其提高心理免疫力以及增强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入世心理修行是通过改变心理认知及行为来积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不同于以性空无我思想来缓解心理压力。

    提高心理免疫力以及增强自我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训练有许多。我今天以“笑”为主题来聊聊我设计的一些提高心理免疫力以及增强自我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训练。

    心理学研究发现,笑的确如民间所说,是一剂良药。笑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心率,降血压并促使身体产生内啡肽、多巴胺和血清素三种能使人产生快乐感、满足感和轻松感的化学物质,内啡肽还有镇静和止痛作用。因此,笑不仅有助治疗心理疾病,在对抗生理疾病上也有疗效。大笑还有减肥作用呢!科学家经过计算得出:如果每天大笑10到15分钟,根据各人笑的强度以及体重的不同,将会燃烧10到40卡路里。一年下来可减掉0.5-1.8公斤。

    笑有这么多功效,但你可能会说:生活工作压力那么大,我都焦虑、郁闷死了,没找到什么让我开怀的。然而,你也许不知道“假笑”也同样有效!“对镜造笑”就是一种心理治疗手法。这也是我经常给被辅导者布置的一项练习。当你觉得心情苦闷、情绪低落;又或是琐事千头万绪理不清,让你烦躁不安时,那你就走到镜子前,对着自己微笑吧。你也许觉得这样做有点儿傻冒。可是心理学界的多项科学实验证明,假笑跟真笑一样能改善心情和减少压力。人脑是一件奇妙的东西。当你不断地对自己微笑,大脑就会被这一行为所欺骗,产生了你开心微笑时同样的效果。

    我让被辅导者每天做这项练习,不仅对自己微笑,还要对擦肩而过的路人报以微笑,对家人、同学、同事微笑。你的微笑不仅仅让你的大脑发放正面的信息,你还会发现你的微笑会影响着你身边的人,他们也会回以微笑。他们对你的微笑又进一步加强了你大脑所接受的正面信息。

    笑,是人与生俱来的。婴儿几乎一出生就能微笑,但这是反射性微笑,如同吮吸,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一种假想称:微笑时婴儿更招人喜爱,这会使他们得到更多的照顾,从而提高生存机率)。宝宝三个月大左右开始懂得真正的微笑,即社会性微笑。这是婴儿发育的一个里程碑。尽管笑是人类的本能,但每个人天生笑的能力有所不同。然而,笑的能力可以从小培养。

    或许你对培养笑能力这一说法感到陌生,但如何培养幽默感的话题应该不会少听。其实,少儿时期笑能力的培养是成年后幽默感的基石。儿童在成长各阶段有不同的幽默表现。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长各阶段根据其年龄特征陪玩陪笑加以鼓励,孩子将会成为幽默乐观的人。

    婴儿期(6-12个月):

    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和感觉来感受幽默。当他们听到古怪的声音、夸张的表情和滑稽的动作,他们就会笑。挠痒痒更能让他们笑个不停。在这个时期,父母可以学各种动物叫声,多扮小丑逗孩子笑,也可经常玩挠痒痒等。

    幼儿期:(1-3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动作性的玩笑,例如躲猫猫。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能理解什么是常态。觉得那些有违常态的东西特别有趣好笑,例如看到袜子被套在手上或者自己穿上大人的鞋子。在这个时期,父母同样可以扮小丑逗孩子笑,但不仅仅停留于表情动作,而需要多一点儿想象力,故意做一些打破常规的滑稽事儿。越是出人意表的事儿,越能引孩子发笑。到了3岁左右,孩子开始自己制作笑话了。他们会故意做一些傻事来自我娱乐和引别人笑。这个时候,如果别人很投入地笑(不管你是否觉得好笑),孩子就感到非常有成功感和满足感。

    学龄前:(3-6岁)

    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逐步提高,会使用语言来逗笑。他们会故意把妈妈喊作爸爸,会编造一些词语,会自创一些发音;他们对厕所幽默特别感兴趣,对于屎屎、尿尿、屁屁一类情有独钟。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对他们的笑话表现出欣赏,并参与其中,将更利于他们的语音能力发展和想象力的加强。

    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一直鼓励和培养他们的逗笑能力,到了少年时期,他们的这种能力就会发挥得淋漓尽致。由于理解力增强,他们会开始对抽象的笑话感兴趣。“英国文化园”曾经开设一个笑话栏目,让可鑫介绍一些英国笑话(请看介绍文:话说英国:英国人绕脑子的幽默)。在幽默感的刺激下,他们的想象力越发丰富,经常会冒出一些鬼点子。两个娃娃一有逗笑点子就会迫不及待地与妈妈分享,逗笑形式也多样化。以下视频是可鑫以“出其不意”为手段来制造幽默,用绘画形式来逗笑。

    在此观看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v_ZICTpxeV600wIooZ5vKA

    可鑫给妈妈展示她画的外星人。外星人笑容可掬,还带有几分耿厚和可爱。可鑫介绍到:This is a nice friendly alien... (这是一个友善的外星人。)然后她一声大吼,同时把折叠的画纸展开:Ahhhh(roar)...ummm...maybe not that friendly after all! (啊......嗯......看来并不那么友好!)

    懂得找乐子的孩子会较少感到孤独,他们会自我娱乐并以此获取内心充盈,不会对别人产生心理依赖。幽默感能使他们更有心理弹性,更有智慧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请看看可鑫如何幽默地处理妈妈的错失:通缉令)。

    教师和家长如能挑动孩子的笑神经,孩子的学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两个娃娃除了上学,从没上过一个课外兴趣班。妈妈也曾问她们想不想像别的同学那样在课后去学跳舞、学画画,她们耸耸肩说没兴趣。估计她们是怕失去了玩乐时间吧。她们放学回家就是跟妈妈嘻笑打闹,没干啥正经事儿。可妈妈在嘻笑打闹中偷偷混进些想让她们学习的东西。

    妈妈17岁左右就迷上了瑜伽,这么多年来一直练习从未中断。怀孕时练习孕妇瑜伽,宝宝出生后练亲子瑜伽。两个娃娃逐渐长大,为了保持她们练习瑜伽的兴趣,妈妈自编了一套“爆笑亲子瑜伽”。我把各种瑜伽动作串起来,胡编乱造了些爆笑故事和歌词。两个娃儿边做边笑,乐此不疲。下面举几个例子。

    1. 一个不留神,一头扎进了鱼塘(摔个两脚朝天),吓得一条鱼儿蹦出了水(吓死我啦,赶快用尾巴遮住眼睛)。

    2. 两只大螃蟹在打架(你给我让开,别挡道!)。

    3.大老虎伸懒腰

    4. 小青蛙睡大觉

    5. 鳄鱼叼了一只猫

    6. 两只青蛙看谁蹦得高(用手把身体支撑离地)

    这种幽默思维一旦在孩子头脑中建立,他们便会不经意地运用在学习中。我教两个娃儿学中文,一般教一个新词要重复几遍她们才能记住。可是,当她们抓住了可笑之处,便不费吹灰之力记住词汇了。例如我教她们国内亲人的称呼,其中一个是她们的表姨,称为“蓓蓓姨”(我用粤语教她们亲人的称呼)。她们一听便笑个半死,而我却摸不着头脑。原来她们说这称呼听起来像“poo poo wee”(屎屎尿)。就听我的发音一遍,竟然牢牢记住了。更神奇的是,这“poo poo wee”其实只是跟“蓓蓓姨”有点儿相似,她们发的粤语音却非常地道,听起来并没有像是“poo poo wee”。我不得不佩服她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

    试想,如果教学和学习都能这般逗笑,孩子、家长和教师的人生会减少几多烦忧,增添多少喜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方海敏:非常好的一篇,教会人微笑是一门艺术,我们自己学会微笑是一种生活的能力和状态。即使“对镜造笑”也是更好的心理疗法!面对微笑,不拒绝!
      • ad3b97758b76:愿你每天有个好心情!

      本文标题:一笑解千愁,再笑了烦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vd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