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业地产
【产业地产】#101—会种地的中国人

【产业地产】#101—会种地的中国人

作者: 弘语微言 | 来源:发表于2018-06-28 13:54 被阅读39次

    本文是对土地的一些认知,共约3000字,阅读需要大约8分钟。

    一、会种地的中国人

    如果世界是个国家,大家都有一种深刻的印象,战斗民族是俄罗斯,歌舞民族是印度人,做生意民族是犹太人,体育民族是非洲兄弟,说到中国人,一定少不了会吃和会种菜,吃不多说,但种菜确实是天赋。
    我爸妈在阳台种菜这种小事就不说了,中国人从古至今,天上、地下、海里三栖种菜的天赋也是帅到没朋友。汉代跑去西域屯田,大家严格地种菜,还有记载“韭三畦,葱三畦,葵七畦,……城官中亭园条.其出入多过条者勿减”,“障卒十人……一人守园一人助”;郑和下西洋,全体船员在海上种菜(豆芽);出国搞外交,在大使馆里种菜;维和部队在驻地种菜,;援建工程在工程驻地种菜;戍边官兵在边防哨所种菜;宇航员在太空培育蔬菜;海军在潜艇里种菜……开挂的种菜天赋不需要解释。种菜是种地的科技树顶端,我们种菜都这么厉害,种地就是小儿科。
    但是你想过种地的逻辑吗?

    二、农耕是进步

    ——为什么我们种地?
    ——因为别人都在种地;
    ——为什么大家都种地?
    ——因为种地是传统;
    ——为什么是传统?
    ——因为爸爸、爷爷、爷爷的爷爷……都种,皇上也种(亲耕);
    ——为什么中国人都种地?
    ——因为我们是农耕民族;
    ——为什么是农耕民族?
    ——因为这块地适合种庄稼;
    ——为什么这块地种庄稼,不是养马养牛养羊?
    对了,问题就是这样的,养殖不是比种植还要好吗?养个马牛羊,就像内蒙大草原,风吹才低现牛羊,无需面朝黄土背朝天,无需汗滴禾下土,不是挺好吗?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了:每100克小麦所含热量约为339大卡,假设小麦亩产500kg,亩产出热量约为170万大卡,每100克羊肉所含热量约为203大卡,每只羊长大需要草料500kg,需要至少0.3亩地(考虑平衡关系),每只羊精肉25kg,经过复杂的计算,每亩地如果养羊,只能提供17万大卡热量。原因所在:直接种地是太阳能的一次转化,拿草喂养牲口是二次转化,中间转化效率比较低,同一块地种庄稼能养10个人,而放牧只能养1个人。
    所以在祖宗们看来结论有三:
    一、从游牧到农耕是社会进步。
    二、适合种地的地方都种上。
    三、一定要让子子孙孙记住,种地是第一要务。

    三、黄土高原与黄河

    历史学家讲:中华文明来自黄河,地理学家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都是一回事,因为历史的底层就是地理,历史就是地理的延伸,是地理的演进与凝结,一地的自然禀赋,风霜雨雪,山河变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说到地理,先来看张地图(感谢温骏轩先生,公众号:地缘看世界,推荐关注)


    中华地形图

    古中国的核心区可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大致被划为6个区域。即黄土高原区、华北平原——山东丘陵区、四川盆地区、长江中下流平原——丘陵区、云贵高原区(包括横断山脉)、东南沿海丘陵区。这6个地理单元成为华夏核心区的顺序大致是由北向南的,起点就是在黄土高原。黄河和黄土高原一直是做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的,因此黄河也被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就是东北地区、蒙古高原、西域盆地区、青藏高原这些被列为边缘地区与以上核心区的反复博弈过程。而今天之中国能够拥有这些地区,是有无数先人流血牺牲而造就的。(以上转载自公众号:地缘看世界,推荐关注)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在黄河流域,由于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许多地方被森林草原覆盖,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生息劳作、繁衍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三代以及后来的西汉、东汉、隋、唐、北宋等几个强大的统一王朝,其核心地区也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

    四、种地思维固化

    先民们在黄河流域锻炼出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经过了多次与临界区域的交汇融合,甚至东征西讨,将种植技术播撒到华夏大地,如上所诉三个认知结论再重复一遍:一、从游牧到农耕是社会进步。二、适合种地的地方都种上。三、一定要让子子孙孙记住,种地是第一要务。

    还记得山沟里那个放羊小孩的对话吗?
    ——放羊作甚?
    ——挣钱!
    ——挣钱作甚?
    ——娶媳妇!
    ——娶媳妇作甚?
    ——生娃!
    ——生娃作甚?
    ——放羊……
    现在大家知道了,以上是游牧文化的对话,而对于华夏民族大多数的农耕文化,逻辑就变成了:种地——挣钱——娶媳妇——生娃——种地……

    五、农耕和游牧文明

    历史长河中诞生出了两种重要的文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从新石器时期末期一直到公元15、16世纪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农耕文明世界与游牧文明世界之间旷日持久的文化对峙和冲突,我们今天的世界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两种文明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也可以说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文明。
    能够建立起文明的,远离自然界风险和危险的,当然要属农业,它既是一种生存方式也是社会生活方式。农业本身是在相对的稳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样的地理条件是有良好的灌溉条件,适合于粮食植物的生长的肥沃土地。农业,首先建立在植物和动物驯化的基础上,其次是人的驯化,即脱离自然野蛮的生活方式。动物和植物的驯化就是文明的起源。其次,农业生产需要相关气候的知识、种植的技艺和生产经验,农业生产也就促进了相关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发展出生产文明。再次农业社会的定居生活,需要并发展出了财产制度,人与人之间有着密切的社会关系,需要社会分工与合作,例如大规模的灌溉工程、水利建设都需要分工与合作,从而发展出社会组织,尤其是等级制社会组织和制度、和文明。最后,奢侈生活也是文明的要素,而农业社会更容易产生“剩余”价值,经过科学家的计算,单位土地生产的农作物远大于养殖动物才能获取的热量。通过不断成熟的税赋制度统治者更容易剥夺其社会成员的创造的财富,建立起其它文明来访者羡慕的文明生活。
    相对于农业生活而言,森林中的狩猎和海洋河湖地区的渔猎生活更原始。在动物和渔类资源丰富的地区的人类,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就可满足原始野蛮生活的需要,因而不需要创造出新的技艺,不需要和不能积累财富,从而其文明就保持在原始野蛮状态。文明后发达的西北欧是如此,大发现前的美洲更是如此。游牧文明,虽然是在动物驯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游牧文明仍然保持了逐水草而居的随自然变化而变动生活场所的原始生活方式,不可能发展出(土地)财产制度和高度组织化的文明生活。所以,森林文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而言,都比较原始和野蛮,缺乏社会等级而人与人之间关系更独立和更平等。

    五、种地种出来的文化和文明

    比较以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特征后可以看出,农耕文明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的是体现在文化和文明上。
    1.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定居的现象影响血缘关系定位明确;范围狭窄影响近距离效应,产生实用主义,宗教心理单薄,富于人情味,崇尚和为贵。
    2.思维方式:长于形象思维,如象形文字。
    3.中国人善于综合,而西方善于分析。
    4.随机性,据情况改变,如孟母三迁;而西方叫系统化、程序化,讲求公平。
    5.有矛盾讲求协调解决,而西方是通过竞斗解决。
    6.比较内敛,不好张扬。而西方文明则体现更对的是张扬、自由。
    7.沉静,崇尚静穆美,而西方崇尚运动美。
    8.中国文化形式简约,如吃饭用筷子;而西方则如刀叉之类的繁复。
    9.知足的文化,如郑和下西洋;而西方不满足当前,如对新大陆的探索。
    10.看重亲情、血缘关系。
    11.崇尚善之美,而西方则是真之美………

    还能说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和文明特征,这一起都来源于种地,我种地,我自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业地产】#101—会种地的中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vw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