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懂不懂事,听不听话很大程度上都是家庭、家长决定的。而且,不听话与不讲理的层次也不一样,有些孩子可能不是很听话,喜欢跟家长“作对”,但是有的孩子完全是属于不讲理的一类。家长们要注意,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做法会让你的孩子不太讨喜。
1.家长没有威严
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举一个例子,如果宝宝在超市里看见一个玩具,让妈妈买,如果妈妈拒绝,宝宝会立刻开启哭喊模式,这时候妈妈会怎么做?很多妈妈的选择是先拒绝、后哄、再妥协。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会产生一个意识:哭闹是他得到玩具的法宝。家长的威严会一点点的丧失,孩子也会越来越难管。
2.家长的脾气就很大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棍棒”可不是能随时使用的。犯错乃人之常情,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情,如果次次都以“棍棒”相待,时间久了孩子会对“棍棒”都产生免疫。有些家长的火气就非常大,一些小事情都会大发脾气,这样的家长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是暴脾气。
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是温和、谦逊的脾气,那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善于讲道理。特别是在孩子10岁以前,因为在这之前,你跟孩子讲道理,虽然他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是他会试着去吸收并理解。这是养成孩子讲理的最佳时期。等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再给孩子讲道理,他会拒绝接受,并会产生反感,甚至会跟家长反着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