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能够既存在饥荒,又存在食物过剩吗?为什么?
这是一种稀缺资源错配的现象。
把价格设定在低于自由市场上供求决定的价格水平时,会导致需求增加和供给减少,并且在这一既定价格下会产生短缺。同样地,把价格设定在高于自由市场的价格水平,将引起供给增加和需求减少造成过剩。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悲剧之一是许多美国农民卖粮食的收入还不足以维持生计。农产品价格下降的速度要比农民购买的物品价格下降的速度快得多。农业收入从1929年的超过60亿美元降到1932年的20亿美元。许多农民由于付不起抵押贷款而失去了农场,其他农民家庭为了保有他们的农场和传统生活方式而陷入了贫困,苦苦挣扎。美国联邦政府为了恢复农业和其他经济部门之间所谓的平衡,通过干预来防止农产品价格急剧下降。政府采取了许多干预措施,一种手段是通过法律规定减少农民种植和出售各种农作物的数量,通过减少供给防止价格下降到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之下。
设置价格“下限”进行价格管制,阻止价格下降所造成的过剩,跟设置价格“上限”阻止价格快速上升带来的短缺一样剧烈。在有些年份,联邦政府要收购超过1/4的美国小麦,让他们退出市场来保证小麦价格维持在既定的价格水平。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导致了大量食物被销毁,而当时营养不良在美国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并且在城市和农村中都发生了饥饿游行。如仅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就收购并销毁了六万头猪,为了不让过量的农产品进入市场,破坏官方规定的价格水平,大量的农产品被毁弃。出于同样的原因,大量的牛奶被倒进了下水道。与此同时,许多美国儿童却由于营养不良而深受疾病折磨。
然而,食品依然过剩。和短缺一样,过剩也是一种价格现象,过剩并不是指对于人口来说,供物品供给过量了。大萧条期间,也不存在相对于人口来说“过多”的食物,人们只是买不起政府人为抬高价格的产品。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21世纪贫困的印度,在政府支持的价格下,印度的小麦和大米都出现了过剩。
据《远东经济评论》报道:
印度的公共粮食储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到明年春天,粮食储备量还会增加到8000万吨之高,这是应对国家紧急状况所需要的储备量的4倍。然而,尽管小麦和大米被闲置,有时候会闲置好几年甚至发霉,但数百万印度人却要忍受饥饿。
印度的营养不良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却同是存在食物过剩或过量,这听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但是随伴随价格下限而来的食物过剩,就像价格上限造成的住房短缺一样是事实。美国为了不让过剩的农作物进入市场,一度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手段,把过剩农产品储存在闲置的战舰里。因为所需的储存空间极大,陆地上所有可用的仓库都已经被占用,如果不这样做,美国的小麦会像印度一样被扔在外面腐烂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