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成败论英雄,成为英雄先!
他开凿南北大运河,运河通长江,跨淮河,过黄河。运河的开通,真正实现了中国大地的紧密连接,中国南北方自此融为一体,沟通南北经济,对中国统一疆土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堪称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业。
他完善科举制。科举制虽在隋文帝时已创立,却不完善,他创制了进士科,将政权从陇西豪族手中夺回,并给予贫苦百姓寒门士子鱼跃龙门封侯拜相的机会。
杨 广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他文武双全,军政全能,堪为不世之奇才,一时之罪魁,却留下千秋功业,能遗惠于万世。是中国历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谈及隋唐盛世时永远绕不过去的名字。
隋炀帝的政绩不可谓不宏大,其人可谓雄才大略。留在史书与人们的印象中的,只是暴戾的亡国之君。雄才大略抑或是好大喜功,不过是以成败论英雄。成者雄才大略高瞻远瞩,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败者则免不了好大喜功,如昏庸残暴的商纣王,隋炀帝。
成败,是客观事实。一场战役,是胜利还是失败,一目了然。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英雄是源于人们的主观评价。不同的群体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知,曹操既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小人,也可以是终结北方战乱的大英雄。
鸿沟之约不以成败论英雄,那是骗人的,人们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英雄才有“不以成败论”的资格。虽然人们至今仍生活在大汉帝国留下的遗产当中,但少有人会从道德意义上缅怀汉高祖背弃鸿沟之约攻击楚霸王的作为,尽管这个不光明的手段带来了恢弘的帝国;人们经常吟咏的反倒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兵败垓下项羽虽然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却至今仍被人所崇敬,被视为英雄。项羽,以弱胜强,以破釜沉舟的气势大破章邯,号称是灭秦第一人,自称西楚霸王。彭城之战中,项羽曾以3万骑兵轻松击败刘邦56万联军。其种种功绩早已向世人证明自己的英雄气概。
彭城之战后,为摆脱紧追不舍的楚兵,刘邦发狠将儿女推坠车下,以便轻车脱身。项羽以刘邦父亲相要挟,刘邦笑答“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之后更是背弃鸿沟之约,撕毁条约,开启战端。这样一个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称得上是英雄吗?算!因为刘邦他是最终的胜利者,是恢弘的大汉帝国的奠基人。可若楚汉争霸的胜利者是项羽,刘邦或许只是史书上一个小人,一个地痞流氓罢了。
人性多变而复杂,高尚和低劣都可以能在人的身上完整体现。身处不同立场,便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彼之英雄我之敌寇,莫不如是。不以成败论英雄,是指对于英雄,人们不应该只以最后的成败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不以成败论英雄要想不以成败论,先胜利一次,成为英雄。“他只是运气好,换谁都行。”怎么透着一股子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虚感呢?。即使是依靠运气,可谁说运气不是实力的一部分呢?不过分崇拜胜利者,亦不轻看失败者。胜利者必有其可取之处,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失败者也有其借鉴之处。
成败“结果不重要,重视过程”,看重成败结果,没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成败的结果能够清晰明了地检验自己行动的准确性。不致于使人陷入以“重在参与”为借口而毫无成果的虚假努力中。
自己失败时,不要用”不以成败论英雄“作为自己懈怠的理由。不以成败论英雄,成为英雄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