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181951/567678bb6d45d0d1.jpg)
很早以前就认识了含笑花,在一条不起眼的大下坡路旁,盆栽着数棵含笑花,经常路过,却很少留意,即使留意,也很少关注它开的花,身为北方人,我亦曾不识得含笑许多年,初识之后,看到花儿半开半合,却也着实气恼,想为盛开的花儿拍照,却鲜见其完全开放,后来才知道,含笑之赏,既是如此这般神态。不过也不是完全遇不到,偶尔也能看到含笑花大笑狂笑的模样,只是大笑之后,它会很快凋谢,微微碰触一下花瓣,便会自然掉落。在南国的千树万花中,如果有种花,听了名字就会让你喜欢,那一定少不了含笑的份,即简洁有富有诗意的名字,让人耳目一新,迅速联想到一个羞涩的少女,含蓄而优雅,清新而安静,从冬季开始,就时不时跑过去看它,期待着它开花的样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像我至今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喜欢跑步一样,也许是因为厌倦了都市的繁华生活,急切需要寻找一种减压释压的方式而已。跑步只是让绷紧的心弦放松了,心情由阴转晴,而含笑却能够让晴朗的心情再起波澜,致使烈日灼灼,喜上眉梢,凑近嗅之,香气扑鼻,更是浸人心脾,令人欣喜若狂,神魂颠倒,可谓“一日丧命散,含笑半步颠”。
![](https://img.haomeiwen.com/i5181951/014b68f286014aa3.jpg)
自古以来,含笑花都是众人熟稔的香花植物,其气味香醇浓久却不浊腻,深受人们喜爱,在《中国植物志》上用“水果甜香”来形容它的气味,关于含笑的气味,众说纷纭,用香蕉、苹果、香蕉奶昔等气味形容,不管怎样,都是幸福的甜蜜。该花开而不放,似笑而不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人含蓄的特征,这也许就是国人赋予它含蓄而矜持的花语来历吧。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其甘洒笔墨,又有多少歌者为其放声高唱。其中,描写半开神态的有如宋代诗人邓润甫的诗:“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很难知道诗人是在写花,还是在写人!描写独特气味的有如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自然香”,尤其后两句,令人拍案叫绝!更加绝妙的是清代诗人孙枝蔚的《思归》诗:“忍渴潜江今两月,扬州痛吃雨前茶。出门欲化杜鹃鸟,抵舍仍为含笑花”,于是想以此寄言所有的红尘男女老少,只要人人都努力去做一株含笑花,彼时“出门俱是含笑人”,社会岂不是一派和谐!除了诗词,赞颂含笑的歌曲也不少,其中罗文的粤语歌《含笑》更是传遍大江南北:“最是迷人是浅笑/淡妆一般的俏/怕效娇花吐艳展风韵/未许花间蜂蝶撩/最令人迷是花气/淡妆可共画描/若有知音仰素面/含笑不言心相照……”。好了不说了,先听会儿歌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5181951/bfeb08923493c4e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