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人人能详。读《袁枚评传》,方知范进者多矣!袁枚弱冠之年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名震天下,年少气盛,自然不大屑于时文。不过才子进京考试落第后不久,又是另番心态了。“齿渐壮,家贫,两亲皤然,前望径绝,势不得降心俯首惟时文之自攻。又虑其不专也,于是忍心割爱,不作诗,不作古文,不观古书,授馆长安,教今稽相国家七岁童子,朝朝瞿瞿,寝食于斯,于无情处求情,于无味处索味,如交俗客,强颜以求懽,半年后于此道小有所得。“(《与俌之秀才第二书》)
乾隆四年(738年)袁枚考中进士,时年二十四岁。好比现在考上公务员,人逢喜事精神爽,考上后袁才子焕然一新。“一声臚唱九天闻,最是三珠树出群;我愧牧之名第五,也随太史看祥云。”(《臚唱》) 查《明清进士题名录》,袁枚实为第八名,第五是二等进士排名,前面尚有一等三甲。之后才子就高高兴兴回杭州老家成亲去了,闻有人刚考上研就把男友甩了,相比之下袁才子人品还算忠厚!
是书属“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系列”,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作者杨鸿烈(1903-1977年)经历也颇为有趣。他本科外语,后进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历史,后来以治法律史闻名,著有《中国法律发达史》。抗日时出任汪伪政府司长,四六年去香港任《星岛日报》英文译员。据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载,是书最早一九二七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时年亦二十四岁,刚刚从清华毕业,似为国学研究院时所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