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千字
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作者: 月小姐的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18:54 被阅读8次
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昨天,我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心理健康标准》中,心理学老师武志红提出,“只有彻底活在三元世界中的人(指你的世界里有我、有你、有他3个中心),就是真正的健康人,健康的人会认为:我基本好,你基本好,他也是基本好的。”今天,我将分享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眼中“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关系+动力。

一个人的自我,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系,另一方面是动力。

所谓“关系”就是我(自体)和你(客体);

所谓“动力”,就是我(自体)和你(客体)之间的能量、活力的表达。

前面我们学习过,人性的动力有三个:自恋、性和攻击。

2、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的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就是:自信+热情。 

什么是自信:当活力能够滋养自体时,就是自信;

什么是热情:当活力能够滋养客体时,就是热情。

3、科胡特心理健康标准的四个水准

科胡特认为 一个人如何感知自体和客体,有四个水准,即从好到差分了四个层级。

最好的水准:自信和热情

自信和热情,也就是活力能滋养自体,也能滋养客体,或者说,善意的能量可以在自体和客体间流动;

次之的水准:夸大性自体和理想化客体。

夸大性自体和理想化客体,也就是把自体和客体的好都夸大了;

第三的水准:疑病症和可怕的神。

疑病症和可怕的神,觉得自体虚弱,认为客体是敌意为主;

什么是疑病症呢?科胡特认为,疑病症就是一个人总怀疑自己的身体有各种生理疾病,但去医院做检查却发现没事,但这个人就是控制不住地怀疑自己身体有病。

什么是可怕的神?取个很搞笑的案例你就明白了,美国催眠大师艾瑞克森曾经发现,一个精神病房里同时住着三个认为自己是“耶稣”的病人。

第四的水准: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是最糟糕的层级。

自恋妄想和被迫害妄想,认为自体到了神的级别,认为客体是坏的,并且无所不能。

第一、第二层级中,自体和客体之间的动力是以善意为主,从第三层级开始,自体和客体之间的动力就变成了敌意为主了。

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二、我的思考

1、不同的流派、不同的专家,对同一 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制定了不同的标准。

但我认为除了个别独特的,大多数人的核心内容都万变不离其中。都是以建立一个“好自我”为最终目的。需要我们不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更好的认识和理解他人,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人是活在关系中的,不能脱离关系而独立存在。

2、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

按照科胡特的心理健康标准,发现很少有人同时具备自信和热情,很多人难以做到,难道就不健康了吗?

还是那句话,标准可以参考,但你不要完全对号入座,如果你认为自己可能患有疑病症或迫害妄想症的症状,那就更好的用心理学知识认识自己,理解自己,到底是用知识和时间进行自我疗愈呢?还是找心理咨询师辅导?还是找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医生诊断治疗,需要你在每个当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记住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都是能承认自己有问题的,这是心理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表现。

3、关于自信、热情

自信是自己内在关系的表现,热情是外在关系的表现,在这两种关系平等的状态下,人的心理是健康的。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在007不写就出局线上群里,我们班有一位战友叫张天明,他就是同时具有自信、热情、活力的人,他所到之处,总能散发一种磁铁般的吸引力,让人如沐春风;他具有一种强大的正能量磁场,他的活力总能与身边的人之间流动起来,非常有魅力,也非常有感染力。呵呵.....战友中的万人迷一枚!

我认为心理越健康的人,越自信、越热情、越快乐、越幸福!


最后,用毛主席的一句关于自信的诗词,和大家共勉吧!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流三千里。

      -----毛泽东

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月小姐的花园”。

作者:山丘上的香草

参考资料:武志红心理学课程专栏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2019.1.3

    关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何为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评判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记住这...

  • 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昨天,我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心理健康标准》中,心理学老师武志红提出,“只有彻底活在三元世界中的人(指你的世界里有我、...

  • 你的心理健康吗?

    你知道吗?很多人都没有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 科胡特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自信➕热情。”如果自体和客...

  •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

  • 心理健康的标准

    1.自我意识正确 2.人际关系协调 3.社会效应良好 4.性别角色分化 5.情绪积极稳定 6.人格结构完整 中学生...

  • 最最后一次  打卡 孙扬明

    一、是什么 1.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三级预防。 2.压力的含义,压力...

  • 心理健康标准

    告别迷茫、苦恼、消极、努力向目标靠近。追寻心理健康,人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完整,协调一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

  • 第十四课程,叶晋瑞

    《一》 (1)心理健康: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只是注重身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正...

  • 第十四次打卡,马有宝

    一、你认为重要的三点? 1.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2.压力的含义,压力的来源,...

  • 《心理治疗基础》读书笔记(25)

    心理健康的六项标准P245-257 心理健康与精神障碍构成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 第一项标准:对自己的态度 1.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一样的“心理健康标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xg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