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前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句话大家太熟悉了。但是如何理解这句话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当今多元化时代。不过,无论多元化时代怎样多元化,对一个词语或一句俗话的理解还是要以正确准确为要。本文就从“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一句俗话说起。
一直以来,大家都是合适的时候用上这句话,并且用得比较可以。但是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未仔细地思考过。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谁对谁说啊?很明显,就是秀才对兵说,结果怎样呢?说不清楚。如果按语法结构来分析:“秀才遇到兵”是一个主谓宾齐全的句子,主语是“秀才”,谓语是“遇到”,宾语是“兵”;“有理说不清”是一个表示让步假设关系的紧缩复句,把前一个分句的关联词“即使”和后一个分句的“也”紧缩掉了。前一个分句“有理”是一个无主句(主语“秀才”承前省略掉了),“有”是谓语,“理”是宾语;后一个分句“说不清”是由一个动补结构构成的,“说"是谓语,“不清”是编正结构充当补语。总之,是秀才说不清楚。这就只好让人猜想:很有可能是秀才笔上功夫好口述能力差而说不清楚,或者是初次遇到某事,因为胆怯而说不清楚。俗话说,好汉见官三声哑嘛。原来准备得好好的,面对威风凛凛的“兵”,则语无伦次而说不清楚了。反正不应该是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复杂而说不清楚。
其实,“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一句话原本要表达的意思不是这样的,而是秀才说得清楚,可是这“兵”不让他说。换句话说,就是秀才善文兵善“武”,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话题,说不到一起去。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还应该知道这个“兵”到底是干什么的。笔者以为:兵,任职于衙门之士卒也。如果衙门老大不顾廉耻恣意妄为,这些兵则上行下效,仗势欺人,鲁莽有加,于诉求者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因此,诉求者忍痛含恨者有之,屈打成招者也有之。如此等等,不堪其苦!正因为这样,才有“衙门大大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话成了衙门的真实写照。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理解,那么按三棒鼓方言中的仄平仄平式将“有理说不清”的“清”字改为“赢”字或“明”字,还是不妥当的,因为这“兵”——不让秀才说,秀才说也是白说啊。既然这样,那么就是秀才有理无处说,有理和无理一样,故而笔者冒昧地将“有理说不清”改为“有理等于零”。与一些同仁交流我的这个看法,竟然都予以肯定和点赞。其实,这并不是笔者睿智,而是笔者有切身感受,觉得这样表述才能把真实情况和实实在在的感情如实地表达出来。
既然是按三棒鼓方言中的仄平仄平式来说的,那么还得完成一首三棒鼓词:秀才遇到兵,有理等于零;随遇而安最要紧,黑夜盼天明。
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点睛之笔为: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学生时代,照本宣科地理解,认为国家兴旺,老百姓受苦,国家灭亡,老百姓受苦。后来,我觉得这样理解还是没有到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国家灭亡老百姓逃荒讨饭妻离子散,毫无安全感,有家不能归等等,太苦了! 亡,百姓苦——容易理解。可是,国家兴旺而老百姓为什么也苦呢?原来就是老百姓即弱势者(没有靠山的)在蛮横无理的强势者面前,也如秀才遇到兵一样,有理等于零啊!由此看来,张养浩早谙此道也!
我州全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杨舜山老师曾经说过,有的俗话说了很多年,人们还在继续说,但是不合情理的俗话还是不说为好。他举例说,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刀法。这是一句俗话,但是这句俗话就不大好。试问,有哪位先生看到过哪个屠户杀猪是杀屁股的呢?退一万步来说,就是有这样的屠户,那么这样子杀猪,不是增加了猪的痛苦吗?同时也降低了自己工作的效率啊!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难道非要以“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刀法”来说,才能表达出语文教学的方法很多吗?当时一听他这么说,我就接受了这个观点,所以后来我对俗话往往会认真思考,不人云亦云地说,过滤之后觉得好再说。
正因为有“秀才遇到兵,有理等于零”的现实存在,所以才有人根据社会现实总结出“人强三分理”这一句俗话。其实,许多事情人强的还不止三分理呢!
鉴此,我还想到另外的俗话:屙尿洗萝卜,反正都是活路。谁见过谁的萝卜是屙尿洗的?就说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大家有事做就行了,不是很好吗?为何要说屙尿洗萝卜反正都是活路呢?除非尿洗的萝卜可以在治疗什么疾病方面具有奇特效果!
至于“三个臭皮匠”中的“皮匠”一词,应该是“裨将”为好,拙作《就“三个臭皮匠”说开去》已经比较详细地说了这个问题,此处就不多说了。
总之,我认为谨慎地对待俗话,是精华者即沿用之,属糟粕者宜果弃之,需改变者则更新之。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准确表情达意服好务,才能与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相吻合。
网友评论